止不住的鼻涕竟是“脑脊液”,专家运用鼻内镜及自体材料巧补“脑洞”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4日讯  一直无缘无故地流“清鼻涕”,竟然会是本该在颅内的“脑脊液”?广东深圳卢先生遭遇这一病变“惊魂”后,返回老家求医。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洪山院区耳鼻喉—头颈外科团队运用鼻内镜技术及自体组织,巧妙地补上他的“脑洞”,止住了流了3个多月的“鼻涕”。

今年年初开始,深圳的卢先生突然开始无缘无故地流清鼻涕,却没有其他鼻塞、咽痛等感冒症状,后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脑脊液鼻漏。经人推荐,他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明确了“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并精准定位了位于蝶窦外侧隐窝的微小漏口。

考虑到卢先生的病情特点,洪山院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孔勇刚带领手术团队,精准制定了漏口修补的手术方案,为患者实施了“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手术在鼻内镜下进行,视野清晰,创伤微小。术中,手术医生充分开放蝶窦,暴露蝶窦外侧隐窝,看到脑组织膨出至蝶窦,切除脑组织后,清晰可见清亮的脑脊液正从漏口处搏动性流出。手术团队巧妙地取用了卢先生自体的大腿阔筋膜、肌肉组织以及鼻中隔黏膜瓣,对漏口进行了严密的多层封堵和修复。

孔勇刚介绍,这种自体材料的应用,不仅生物相容性好,减少了排异反应,而且能更有效地促进组织愈合,如同为颅底的“破洞”打上了坚固而持久的“补丁”。同时也避免了使用昂贵的人工硬脑膜自费材料,为患者节约了不少费用。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陈始明介绍,人体的鼻腔、鼻窦与颅内的大脑之间仅隔着一层薄薄的颅底骨板,如同房间的“天花板”与楼上住户的“地板”。当这层“天花板”因各种原因出现缺损时,颅内的脑脊液便会通过缺口流入鼻腔,再从鼻孔流出,形成脑脊液鼻漏。流出的液体通常清澈如水,若不及时处理,鼻腔内的细菌可能通过漏口逆行进入颅内,引发化脓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长江日报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杨蕊 龚雨西)

【编辑:余丽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