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时间,能做些什么?7月2日至7日,湖北工业大学融媒体中心大学生记者团“巡闻司源”实践团队21名师生,走进黄冈市罗田县三里畈镇黄冈庙村希望书屋,用5天时间为50多名乡村儿童带来手机摄影课,教他们健康使用手机、用手机发现乡村之美,还办了一场特别的摄影结业展。
现场,有观展者评价,孩子们的照片有“田野的风,灵动的思维”。
从7岁的稚嫩孩童到15岁的少年,孩子们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化身“乡村摄影师”,学着用手机镜头定格家乡的美好——山间的晨雾、田埂的绿意,家人的笑容、同学的闲谈,那些藏在日常里的温暖与鲜活,都成了镜头下的宝藏。
为了让孩子们掌握手机摄影技能,实践队精心设计了“小小摄影师的光影探索课”。志愿者们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相机的眼睛”“光影的魔法”等童趣表达,通过对比教学让孩子们理解构图美学。四年级的李云龙说:“以前以为拍照就是按一下就可以了,原来这里面藏着这么多知识!”
“原来手机不只可以刷视频,还能把天上的云‘装’进溪水里!”13岁的张夏希举着手机,兴奋地向队员们展示他拍下的“水中云影”。在队员们的引导下,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水中倒影”“生命的脉搏”等主题拍摄。
实践队还为村民免费拍摄祖孙照、全家福。在临时搭建的“照相馆”里,村民们带着水果、锄头、镰刀等“宝贝”前来拍照。雷启辉主动当起“小助手”,学着队员们的样子提醒大家“笑一笑,露出牙齿才好看!”在外务工的雷泽阳爸爸,收到孩子的《静流》照片后,在家长群里感慨:“第一次透过娃的眼睛看家乡,原来溪流在他眼里这么美。”
除摄影教学外,实践队还冒着近40摄氏度高温,深入农户家中、跋涉乡野之间,用镜头记录下大量故事,策划完成一部讲述乡村少年与大学生志愿者相互影响、共同成长的微电影。
活动最后一天,实践队员们从数千张摄影作品中,精选出一百多幅作品,为孩子们精心举办了一场摄影展。从航拍村貌到课堂花絮,从孩童笑脸到溪水草木,作品尽展乡村之美。“真没想到咱村这么美,没想到娃子们眼里的世界这么漂亮!” 村民杨婶婶感慨道。实践队员肖琦雯说:“支教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希望带给孩子们快乐,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这几天我们共同成长,拥有多彩夏日。”
“我们希望同学们用镜头记录村民的同时,也思考自己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的关系。”实践队指导教师史凡表示,这场活动让大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农村发展现状,也让孩子们在发现美的过程中健康成长。(文/汪如意 刘艳勤 林炜佳 图/史凡 李雄风 袁晓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