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9日讯 近日,湖北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学院23名师生赴“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三大精神”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活动首日,实践团走进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展厅内,泛黄的照片、斑驳的文物无声诉说着红安儿女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的“一要三不要”的牺牲精神。全体师生肃立默哀,党员代表重温入党誓词。
学院党委书记周燕萍讲授专题党课,结合中医药传承创新使命,勉励学子将红色信仰转化为学习动力,为中医药事业勇当先锋。
随后,师生参观李先念、董必武纪念馆,深入了解红安革命历史。学生宣讲团将红色故事与中医药文化融合,录制“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三大精神”微视频。
次日,在七里坪镇熊家咀村,红色情景剧《铁血红医情》生动再现了革命年代“一手拿枪、一手行医”的场景。红安县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主任汪东应讲述了鄂豫皖红军总医院历史,阐释“人民至上”的红医精神。
在姜家岗烈士陵园,师生擦拭墓碑、朗诵红色诗篇缅怀先烈。学院院长李德俊结合姜能山老人守护遗迹事迹,号召师生将大别山精神融入“健康中国”建设。
在熊家咀村,实践团向村民赠送驱蚊香囊、折扇,讲解夏季中医养生知识。在“三大精神青年说”环节,学生们结合见闻,阐释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的内在关联,将红色医疗故事与中医药传统相联结。
实践团还深入进行乡村振兴调研,走访慰问孤寡老人,考察长胜街、润康农业公司野菊花产业基地,并思考如何用专业知识助力老区振兴。
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俊表示,希望学生们在服务中理解“生命至上”,在调研中思考“迎难而上”。
(张越 实习生刘钰婷 通讯员张斌 王思仪)
【编辑:余丽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