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长江上如果没有桥、没有隧道,很难想象这会给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前,不仅武汉人过江不便,中国南北之间的联系也因天堑受到阻隔。
几代人的夙愿,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梦想变成了现实。
大桥是万里长江第一桥,“天堑变通途”方便了武汉人,更让中国南北之间的联系顺畅了很多。
68年,弹指一挥间。大桥是时代的见证、历史的写照,记录着岁月变迁,书写着过往,映照着现实,连接着你我。
东湖号游轮驶过武汉长江大桥。记者詹松 摄
大桥在风吹浪打和冲击碰撞中依旧英姿勃发、坚挺如初,每天仍是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令人赞叹也令人敬佩。
大家看得见大江之上的大桥,看不见的是一代代守桥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精心养护,做到百万颗铆钉无一松动。
这是一座具有中国气派和风格的大桥。大桥两侧的护栏装饰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用最具民族特色的镂空剪纸手法进行塑造;桥头堡的设计借鉴了清代黄鹤楼“攒尖顶亭式”的风格。
从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建成万里长江第一桥,到中国人自主在长江上建造出一座又一座大桥,桥不仅让中国人联系更紧密、出行更便捷,也让中国这艘大船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矗立在大江之上的大桥,是一座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
(长江日报记者朱建华 蔡欣星)
【谢会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