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铁弄丢了救命药,民警找到30公里外帮寻回

讲述人:童楚华

市民童楚华在汉新派出所门前。记者夏奕 摄

我叫童楚华,72岁,家住武汉阳逻。十多年前我做过心脏手术,每隔一阵就得去复查、拿药。每次去医院都是老伴陪我,我们骑电动车到家附近的地铁21号线阳逻开发区站,再坐一个多小时地铁到医院。

今年3月10日清早,我和老伴没吃早饭就出了门。空腹检查、诊断一通忙,直到下午4时才拿了药坐上返程的地铁。我拿的药有定时定量发放的,还有需要低温冷藏保存的,每次拿回家的药差不多能管3个月。拿了药我们就往家赶,坐在地铁上实在撑不住,迷迷糊糊的两人都睡着了。

下午6时许,我们在阳逻经济开发区站下地铁。刚走到电动车跟前,老伴突然“哎呀”一声:“药你拿了吗?”我说:“你没拿吗?”两人心头一紧,装药的袋子落在地铁座位上了!

那可是3000多元钱的药啊,顶我大半个月的退休金。更要命的是,其中有一些药想再买必须等一个月后才行,而且那些需要冷藏的药,在常温下放久了也可能失效。我和老伴急得直跺脚,赶紧往回跑。

童楚华(中)和妻子(右)在向地铁21号线乘务员陈俊军询问情况。记者夏奕 摄

地铁站里的乘务员听我们说完情况,立刻联系后两站帮忙找,可都没人见着那袋药。看我们急得团团转,乘务员又提醒我们可以报警,随后我和老伴被领到阳逻开发区站里的警务室。接待我们的廖晓晨警官特别细心,仔细记下我们讲述的药袋特征、药品清单,连我们坐哪节车厢都问得清清楚楚。“这药耽误不得,我肯定抓紧办!天都黑了,二老先回家休息。”他向我递来写着自己电话号码的纸条时,我还急得手直抖。

当晚我和老伴都没心思吃晚饭,第二天一早就给廖警官打电话。他说晚高峰人多,出了地铁站外的地面监控覆盖也不是那么全面,找起来确实有些费劲。听他说完,我心里凉了半截,估摸着药怕是找不回来。

童楚华(右一)和妻子(左一)在警务室门前向民警廖晓晨(右二)了解情况。记者夏奕 摄

第三天一早,电话铃响了。“童先生,药找到了!”廖警官的声音透着兴奋。原来他和办案民警一帧一帧地找监控资料,发现装药的手提袋被一名乘客在终点站带出车厢,那人出站后去了30公里外一个村里。廖警官马不停蹄上门走访,几经辗转得知对方把手提袋随手扔进垃圾站。通过耐心劝说,对方赶在垃圾清运前把整袋药找到并主动送回民警手中。

汉新派出所民警廖晓晨(右)正与辅警(左)查看监控视频。记者夏奕 摄

当天上午9时许我赶到地铁阳逻开发区站顺利拿回失而复得的药,想着需要冷藏的药已经在春天室外放了30多个小时,我着急赶回家存放药品,都没顾上当面向廖警官道谢。

后来去医院复查,医生说那袋药没有失效,我身体的各项指标都控制得不错。这都多亏了地铁站里的乘务员和民警不辞辛劳,他们一直在努力争分夺秒帮我找回救命的药。现在每次乘地铁看到值守巡逻的警察,我心里就特别踏实,特别安心。

【画像】

汉新派出所

民警廖晓晨(左一)与两名辅警在地铁21号线站台上巡逻。记者夏奕 摄

武汉市公安局轨道交通管理分局汉新派出所成立于2017年12月,管辖武汉地铁阳逻线,共负责16座车站及3个地铁在建工地。辖区地铁运营里程达35.012公里,横跨江岸、长江新区两个行政区。该所2019年、2020年连续被授予“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0年被评为市直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单位;2025年获市公安局集体嘉奖。

(《我和我的派出所》专栏电子邮箱为1019458868@qq.com,欢迎您分享故事)

(记者夏奕 实习生顾雨晴 通讯员杨槐柳 李文茂 崔梅琛整理)

【罗田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