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1日讯 7月3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眼Ⅱ科(角膜病专科)为一位罹患严重角膜溃疡且患有干燥综合征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60岁徐姓患者成功实施了规范化综合治疗,不仅保住了患者眼球,视力也有望逐步恢复。
来自湖北荆州的徐女士一个月余前突发右眼疼痛、红肿,睁眼困难,伴有大量白色脓性分泌物及畏光。当地诊断为“右眼角膜溃疡”,行羊膜覆盖术后病情未缓解。辗转多家医院就诊,检查显示其右眼结膜重度充血,全角膜雾状混浊水肿,眼睑边缘及角膜表面都附着大量黏稠白色分泌物。
急骤发生的感染,让本就“薄如蝉翼”的角膜岌岌可危。7月底,徐女士抱着最后希望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Ⅱ科(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专科)就诊。接诊后,该科主任杨燕宁教授团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多学科评估,确认了徐女士病情的复杂性:持续脓性分泌物渗出,角膜大面积浑浊水肿,中央浸润深达基质层。
“患者的角膜感染如风暴中心,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基础疾病形成的‘土壤’对感染的控制和组织的修复更是巨大障碍。”杨燕宁教授分析。面对挑战,她和团队黄林英、万珊珊医生立刻制定并执行严密方案。
治疗中,诊疗团队严格执行标准操作流程,防控端口前移。团队第一时间完成角膜溃疡病灶刮片培养,明确病原体种类(细菌或真菌等),为精准用药提供依据。基于临床判断,诊疗团队随即启动高浓度抗生素(头孢他啶、庆大霉素)联合疗法,对右眼持续冲洗结膜囊,清除病原体及毒素负荷,创造治疗窗口。
几天后,徐女士眼部感染情况得到控制,分泌物明显减少,手术窗口期显现。考虑到感染对组织造成的深度破坏以及部分残余角膜较为薄弱,万珊珊医师主刀,为徐女士实施了“右眼羊膜移植眼表重建术”。专家团队精准清除坏死病灶,羊膜覆盖创面抑制炎症,促进上皮修复。术后眼科与风湿免疫科联合随访,维护全身病情稳定。
杨燕宁教授表示,此病例的救治堪称“挑战不可能”,关键在于团队应急响应高效、感染防控规范、抗生素灌洗精准及时及羊膜移植时机得当。(长江日报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刘禹 杨阳)
【余丽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