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3日讯 (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彭华欣)8月3日,中船集团武汉船机总包建造的JANA506、JANA507两座新一代浅吃水自升式海上作业支持平台,从青岛起航发往沙特。
正在发运中的作业支持平台。 通讯员彭华欣 摄
因为有4条“大长腿”深深“扎”进海里,这种自升式支持平台也被形象地称为“海上高脚屋”。它能在复杂海洋环境下完成平台起升、起重货物、平台自航等任务。平台面积约为5个标准篮球场大小,可容纳100多人工作、生活,生活区对标星级宾馆建造,是海上油田的“贤内助”。相较于国内外同类型产品,功能更完善、设计更人性化。
作为海上自升式支持平台装备制造领域的代表作,此次发运出口的“海上高脚屋”是专为海上油田服务设计与建造的新一代浅吃水自航自升式海工平台,集成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代表着该类型平台的设计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2年,武汉船机首次涉足海上作业支持平台领域,13年来陆续建造40余座,其中交付中东地区23座。
“2014年首次出口中东,客户对武汉船机产品很满意。”武汉船机技术中心海洋工程装备所所长赵彬说,武汉船机可独立完成基本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和总包建造,建造周期可控;同时,在中东、东南亚等地设立了售后服务站点,可确保客户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武汉船机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武汉船机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从核心智能化、全面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等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于海工平台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产品建设,持续提升船海工程装备技术水平及海工平台工程总包和设计建造能力,开展外贸出口和提升国产装备竞争力双向融合,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贡献力量。
【丁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