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楚天——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作品展” 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8月2日上午,由中国美术馆、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极目楚天——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开幕式现场。

自1920年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武昌艺专成立以来,一代代湖美人始终厚植家国情怀,坚持立德树人,坚守艺术理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湖美力量。学校始终发扬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担负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此次展览在湖北美术学院建校105周年之际举办,集中呈现了百年来湖北美术学院历届教师的中国画与书法作品100幅(组),并展示了张肇铭、王霞宙课徒稿53幅,以及相关校史材料等,系统回溯了湖北美术学院的百年学脉:第一板块“丹青黼黻·鄂渚其华”致敬中国画科肇建时期的一代宗师;第二板块“绘事后素·江汉悠长”呈现中国画系历年精研学科的名家神韵;第三板块“余心所善·墨兮骋望”彰显中国画学院以古润今的名师与青年才俊;第四板块“荆蒹墨白·储英启秀”集中展示书法学系老中青三代的笔墨胸臆。四大板块共同构成一部可视的百年学术史诗,亦是对荆楚艺术传统文脉的延续与拓展。此次展览不仅是湖北美术学院百年血脉和百年艺术探索的历程缩影,更是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生动诠释。

中国美术馆馆长潘义奎致辞。

中国美术馆馆长潘义奎介绍,值此湖北美术学院建校105周年之际,本次展览不仅是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一场凝聚荆楚文脉、彰显时代气象、致敬百年美育初心的视觉盛典。湖北美术学院的百年历程始终与国家同呼吸、民族共命运,每一步发展都镌刻着“崇德、笃学、敏行、致美”的校训精神。本次展览聚焦于中国画与书法,展示了从“湖北三老”的浑厚到近年来师生创作精品力作,既梳理了悠久的学术文脉,也彰显了深厚的学科积淀。通过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书法篆刻等不同形式,展现了学院教学及创作成果的双重高度,反映了创作者们对传统技法的继承和对现代视觉语言的大胆探索。

展览现场。

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周峰表示,此次展览作为湖北美术学院建校105年的重要学术活动,不仅是对峥嵘岁月的回顾和对先贤风骨的致敬,也是审视时代变革、展望未来图景的文化聚会。学校自1920年创立以来,始终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丹青报国”的精神基因贯穿于学校历史之中。本次展览展示了包括张肇铭、王霞宙等先辈的教学画稿,徐勇民、陈孟昕教授的作品回顾,以及青年一代对荆楚山河的当代诠释,体现了“笔墨当随时代”的理念。这些作品不仅继承了荆楚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展现了“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魄。站在新百年的起点上,学校将继续秉持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精神,赓续“兼收并蓄”的学术薪火,激发青年一代“敢为人先”的创造锐气,在传统与现代对话中重构中国画与书法的表达范式,回应时代之变,贡献湖美智慧,书写中国美术教育的新篇章。

展览将持续至8月12日,诚邀各界人士走进中国美术馆,在丹青墨韵中与历史对话、与未来相遇。(通讯员王源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