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晚,2025武汉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简称“汉超”)即将拉开战幕。从此,武汉不仅是同时拥有中超和女超的城市,还将拥有与广大市民关系更为紧密的“汉超”。从目前官方公布的比较火爆的售票信息来看,汉超揭幕战的现场氛围很可能比中超武汉三镇及女超武汉车谷江大女足的主场比赛更燃。那么首届“汉超”究竟有着何种魅力呢?
武汉足球技术“小、快、灵”,观赏性强
8月14日,江汉区足球队总顾问蔡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武汉足球拥有“小、快、灵”的技术特点,这样的技术优势也更具观赏性。
一个地区的足球发展水平,最终要反映到顶级联赛层面。武汉足球在中国足球职业化32年历史中始终活跃,并且从20世纪末到今天,源源不断地为中国各年龄段国家队提供人才。
职业足球的战绩与优秀人才的涌现,无疑源自强大的群众基础。从武汉市各中、小学开始,到后续的省、市足协青训体系,再到职业俱乐部青训梯队,常年开展足球培训及赛事,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出现在职业联赛舞台或入选“国字号”,但武汉的民间足球高手一定是在中国排名前列的。
“三镇最强”最终花落谁家?
本次“汉超”以三镇演义为主题,将16支城区足球队分在汉口、武昌、汉阳三大赛区进行角逐,采用“分区单循环+三强双循环”的赛制——第一赛段各赛区参赛队单循环比赛,决出赛区第一名;第二赛段由各赛区第一名进行主客场双循环比赛,决出最终城区组冠军。
从目前各城区足球队组队、训练、热身情况来看,分在汉阳赛区的武汉经开区足球队最为自信,球队总顾问王文华直接喊出了“先夺得汉阳赛区冠军,再剑指首届‘汉超’总冠军”的豪言壮语。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其实汉阳区足球队和蔡甸区足球队都颇具实力,甚至将在揭幕战中与武汉经开区足球队过招的江夏区足球队同样不是随意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众所周知,足球比赛的胜负从来不是只看纸面实力,世界足坛以弱胜强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在没有外援的赛场,弱队如果摆下“铁桶阵”,即便退役的前职业球员也不一定敢说在两三名大学生球员的盯防下进退自如。
相比很可能成为“死亡之组”的汉阳赛区,武昌赛区的竞争或许会相对明朗,因为从报名名单上看,东湖高新区足球队集中了最多的“汉军名将”。有趣的是东湖高新区足球队表现得相当低调,备战期间几乎没有消息传出,在“信息战”方面也是颇有职业风范。
汉口赛区的局面则是相当混沌,老牌足球强区如江汉、硚口引而不发,而江岸也同样在憋着大招。
职业球员与草根球员差距多大?
从全民参与的角度,首届“汉超”最大的看点其实是满足了大家一窥职业球员与草根球员同场竞技、一分高下的欲望。
从之前的爆火的“苏州”“村超”来看,草根球员表现神奇,频频射出“世界波”,以至于不少球迷打趣地呼吁是不是把国足球员换下来,让这些草根球员代表中国队去打世界杯预选赛。
正如前文所述,武汉足球由于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常年青训的成就,几乎每个城区足球队都拥有前职业足球运动员,因此球迷们也可以从“汉超”中真正去感受职业球员与草根球员的究竟有何不同,从中也会让球迷们对足球这项运动有着更为直观和深刻的感受。
(长江日报记者马万勇)
【谢会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