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日讯(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李依莲)8月31日,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发布了我国高校首个《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指南》。
《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指南》封面图。 华中科技大学供图
《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指南》包括批判性思维概念认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主体、教学评价与教学保障等内容,着重归纳了华中科技大学开展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的做法与经验,为兄弟高校有效开展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提供参考。每隔3~5年,指南将更新一次。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生前曾表示,批判性思维教育是培养领军人才的必要手段,是理性和创造性的核心能力,没有批判性思维教育就没有真正的素质教育。
当前社会,人工智能为学生提供了强大的语言生成、信息整合与创意辅助工具,但同时也存在大量幻觉,削弱了学生独立思考与质疑反思的动机,带来了思维与创新能力弱化。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玉教授表示,高校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宏观层面服务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国家战略,并引导大学生科学理性地应对人工智能的机遇与挑战;微观层面则侧重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董毓教授表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针对认知和行动的理性反思活动。它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认知和决策过程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探究、实证、辩证和创造性的考察,从而做出合理性的综合判断。批判性思维是理智品德和技能的综合,也是一个“探究实证”的过程。
专家们点评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指南。华中科技大学供图
据悉,华中科技大学自2009年开始在启明学院电信系种子班试点探索批判性思维教学,2017年成立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负责全校的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该中心自2019年开始在全校推动批判性思维教学,16年来探索形成了有效的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模式, 在师资培训、课程教学与学术研究等方面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结合多年实践、经验,该中心推出这本《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指南》。
【编辑:丁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