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3日讯 一位刚刚完成剖宫产手术2小时的新手妈妈,突然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飙升至170次/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成人内科医生一个动作便使“疯狂的心跳”恢复平稳。
9月20日,29岁的邹女士在剖宫产术后,在病房内突发心慌、胸闷、眩晕,自觉心跳急剧,“仿佛要跳出来一样”。产科医生第一时间赶到,立即组织抢救。
成人内科副主任医师黄园琴迅速为邹女士完成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黄园琴立即指导邹女士调整呼吸,施行Valsalva动作——“吹气—躺下—抬腿”……约10分钟后,产妇的心率逐渐下降并恢复至正常范围。
病情稳定后,邹女士被转入成人内科接受进一步观察与治疗。术后第二天,她再次出现心悸,心率达168次/分,室上速复发。管床医生迅速指导她重复Valsalva动作,5分钟后症状消失,心悸与黑蒙感消退,情况再次得到控制。
经医生详细问诊,得知邹女士孕前就偶发心慌与心跳加速,约每两年发作一次,孕期也曾发作两次,但因每次时间不长,因此未予重视,也未曾就医。
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一种突发突止的心律失常,源于心脏异常电活动发放,导致心跳不规则,引发心慌、胸闷、头晕、乏力、烦躁等症状,心率常骤升至150—200次/分钟,严重者甚至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
“室上速的治疗方式包括迷走神经刺激术(如Valsalva动作)、心脏电复律、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射频消融等,”黄园琴介绍,考虑到产妇刚完成剖宫产手术,不宜用药,医疗团队选择了无创、绿色的Valsalva动作法。她同时建议邹女士产后恢复良好后,接受系统心脏检查,明确病情并确定后续治疗方案。
据统计,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生率为0.5%~3.0%,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中心律失常居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第二位,而室上速正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洪山院区成人内科主任肖志英建议孕前已有相关症状的女性应积极诊治,以最佳状态备孕;孕期出现心律失常的孕妇也应及时就医,避免对妊娠造成不良影响。
(长江日报记者赵怡然 通讯员黄洁莹 冯艳莉)
【余丽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