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4日讯 近日,41岁的杨女士突发心慌症状,伴头晕、呼吸困难,症状持续一个多小时仍未缓解,家人紧急将其送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以下简称“梨园医院”)就诊,测血压为濒临休克状态,急查心电图提示为心动过速,心率高达204次/分钟。对此,医院实施右侧房室双旁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急诊微创消融手术,从患者入院到手术顺利完成,全程不到3小时。
当天是周日,医院迅速启动急诊救治绿色通道,心内电生理检查显示,杨女士的右侧心房和心室之间多长了两条“电线”,即房室旁道,“电线”间构成折返环路才引起极快的心动过速,引起低血压休克状态。由于“电线”的解剖位置特殊,给消融导管的稳定贴靠带来极大挑战。
梨园医院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张勇华副主任团队正在手术。
面对这一情况,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张勇华副主任细致地从右心房、心室侧多角度调整操作,快速精准地完成消融手术。消融成功时,杨女士的心率立即降为每分钟70次,血压恢复正常,不适症状即刻缓解。
张勇华介绍,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原因是在原有正常心脏传导系统之外多长了一条或多条“电线”,药物治疗无法根治。室上速多数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少数年老体弱、少年儿童、合并多种疾病,或特殊旁道引起极快心室率的情况下具有一定风险。对于症状明显的室上速患者,心脏导管消融术作为一种成熟的微创介入技术,已成为首选的根治性方法,该技术仅通过穿刺血管即可完成,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的优点。(长江日报记者赵萌萌 通讯员张翔 黄俐)
【余丽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