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质量发展与治理创新论坛在汉举行:城市发展进入关键拐点,创新驱动是核心引擎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7日讯(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左盈)“中国城市发展进入关键拐点,创新成为城市发展新动能,中心城市与城市群作用更大。”10月17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与治理创新论坛上,出席论坛的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教授就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阐述了三个基本观点。

城市高质量发展与治理创新论坛现场。记者杨佳峰摄

李国平教授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有四大变化:首先是我国城镇化即将进入后期阶段。近十年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5年的57.3%上升到2024年的67.0%,意味着我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已生活在城市。城镇化率超过70%时为后期阶段,城镇化率增速将更加缓慢;当增加至80%至85%之后,城镇化率将不再增长。其次是人口总量的减少和人口老龄化,城市发展动能发生变革以及居民需求升级。这四大变化需要思考未来城市何去何从。

在李国平教授看来,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关键拐点,创新被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列为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之首,通过创新实现城市发展动能转变,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将发挥更大作用。在大城市发展中,为避免“大城市病”,需要建立起大城市内部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土地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征学就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形势、重点任务和政策转变等进行了讲解。他表示,城镇化速度放缓趋势已基本明确,城镇化空间格局进入高效集聚期,整体呈现“大集中、小分散”的典型特征,城镇体系进入持续分化期,部分中小规模城市面临较大发展瓶颈。城市发展进入品质提升期,要更加注意向宜居宜业宜游的多维城镇化发展目标转变。新型城镇化下一个方向就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生态修复、功能修补等方面发力。

论坛上,来自重点高校和智库的28位专家学者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与治理创新做了报告。清华大学教授田莉、浙江大学岳文泽教授分别就城市更新时代的空间生产范式转型、超大城市空间数字化治理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南京大学李满春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朱道林教授等分别就国土空间治理、土地要素分配等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罗田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