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工大教授出版专著,探寻“邻避现象”治理良方

“人人都需要”,但“不要建在我家后院”,近年来,邻避现象已成为城市治理面临的典型挑战。针对这一重大现实问题,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张郁教授历经十年深入调查研究,完成专著《环境类邻避设施协同治理研究》。近日,该书从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界2021—2022年近2000项成果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十四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该书于2022年11月由国家一级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以我国环境类邻避设施协同治理为研究主题,以“环境类邻避设施客观风险(风险生成)——中国制度情境下公众风险感知(风险演化、放大)——社会稳定风险”风险链为主要研究线索,分别从“事件——过程”的时间维度、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主体维度及“制度——情境”的管理维度,阐述了在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情境下环境类邻避设施客观风险的演化和放大路径,构建了环境类邻避设施社会风险链阻断机制和邻避设施的长效治理机制,提出了打造优质公共空间,实现设施“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治理思路。

“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丁煌认为该书作为一部系统研究环境类邻避设施长效治理的专著,不仅为阻断环境类邻避设施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技术和对策建议,而且对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地方政府治理的理念转变和能力提升,有重要意义。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学者”特聘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原院长张立荣教授赞许该书具有“多视角分析、丰富的一手资料和突出的资政价值”。

该书的相关对策建议已被湖北美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矿山固碳增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应用于环境风险的识别和防控;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湖北省农村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等高校及科研院所也将该成果用于部门人才培养及学术研究。因其“彰显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研究回答中国式现代化重大事件问题,”该书今年7月被列为第33届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展推荐参展书单。

张郁透露,在本成果的基础上,已再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区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韧性治理模式研究”,将这一相关议题研究引向深入。据了解,张郁近十年一直围绕“风险治理及社会治理”问题,深入环境企业、基层政府开展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后下载量近万次。本人也入选“中国知网最具影响力学者”“中国知网2024年高被引用学者Top 1%”、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通讯员陈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