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艺旅”国际会议在汉举办,多国学者助推艺术教育与文旅融合发展

湖北美术学院与中俄创意设计联盟共同主办的“丝路新艺旅”艺术教育与文旅融合创新国际会议,近日在武汉举办。来自中俄及匈牙利、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近60所高校和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江城,共商数字时代艺术教育变革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鲍清芬致辞。

本次会议以“艺术赋能文旅·教育交流互鉴”为主题,设置1个主论坛、2场圆桌对话和2个分论坛,聚焦数字技术重塑艺术教育、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当代表达等前沿议题,现场签署4项国际合作协议,并发布《推动艺术教育与文旅融合发展——“丝路新艺旅”倡议》。

开幕式上,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鲍清芬表示,学校依托Cumulus国际设计联盟、中俄创意设计联盟等平台,已初步构建“丝路艺术教育合作网络”。她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中外高校在学术、创作与产业层面的协同,探索艺术服务文旅融合的新范式。

俄罗斯联邦驻武汉总领事德米特里·扎沃林高度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在艺术教育领域的桥梁作用。他说:“文化和艺术不仅是合作的成果,更是创意互动的起点。希望俄中高校开展更多联合项目,让民心相通在青年一代中扎根。”

俄罗斯联邦驻武汉总领事德米特里·扎沃林致辞。

会上,湖北美术学院分别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工艺美术学院签署合作协议;“中俄创意设计联盟(武汉)研究中心”及“中俄创意设计专业集群虚拟教研室”同步揭牌。这意味着一个“平台支撑——中心统筹——集群落地——教研室赋能”的协同体系正式成形,为常态化合作提供机制保障。

在主论坛环节,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主席瓦西里院士、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等围绕人工智能如何重构艺术教学、乡村美育的数智路径、创意经济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深度分享。圆桌对话中,中俄专家一致认为,面对技术变革,高等艺术教育需打破学科壁垒,强化国际协同,培养兼具文化自觉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值得关注的是,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当天还与湖北文旅酒店集团、武昌古城文旅运营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把艺术资源注入酒店空间营造与古城IP打造,推动“美学生活方式”从校园走向城市公共空间。(通讯员曹博涵 王源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