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读书会|武汉六初校长殷静读《十三岁,世界告诉我们什么》:创设情境让孩子在解决问题中成长

武汉六初校长殷静分享《十三岁,世界告诉我们什么》

    读书会上,学生们直陈自己的成长感悟

    家长们现场聆听作者刘丽丽为六初学生发来的成长寄语


   面临从小学到初中的新挑战,学生该怎么办?面对成长进度不一的学生,老师该怎么办?陪着人小脾气大,全身都是“点火按钮”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带着这些问题,21日下午,武汉市第六初级中学校长殷静以一位13岁孩子母亲和一群13岁学生师长的“双重”身份,与百余名学生及家长共同翻开当代实力派作家刘丽丽的散文集《十三岁,世界告诉我们什么》,分享读书感悟。

    在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成长

    “十三岁,揭衣初涉水的年纪,春林初盛,幽谷有清澈的鸟语。世界是身畔活泼的溪流,远远地发源,又热情地奔向远方。”不同于往期的校长读书会,殷静请现场观众闭上了眼睛,由一位女生以一段轻盈而奔放的诵读将大家带入到十三岁的“小美好”。

    殷静说,读罢这段文字,她仿佛闻到春天的味道,听到流水的声音,看见小女孩白色的球鞋一踩到青青的草地上,就魔幻般地开出五颜六色的鲜花。才第一个自然段,她就被文字的美深深震撼了。可是作者接下来讲述了一个不开心的故事:因为阅卷错误,本来可以考上重点中学的她靠父亲四处求人才来到重点中学读书,因为要在镇上住读,父亲带着她四处攀亲,希望得到亲戚的关照,却显得不受待见。

    开头对十三岁美好的憧憬和后面的讲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没有升学的挫折、没有亲戚的冷落、没有分离的不适应,作者又哪有机会收获思想的成长呢?似乎大家也会遇见类似的问题,升学、告别、学习压力、交往压力。兴许大家也从中得到启示:十三岁,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调试,但我们可以期待,在一个又一个新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过程中,我们一定会悄悄地长大。

    成长需要来自人和文化的滋养

    十三岁,成长的驱动力来自哪里?首先是生命内在的力量,其次是来自外界的影响。

    影响的来源,首当其冲就是周围的人,本书作者的文章中写了外祖父、祖父、四奶奶,这是祖辈,也写了父亲、母亲、红姑、二伯。在散文《有个叫苗苗的女孩》中有一段,母亲非常失落地说起别人家的孩子很机灵:“心眼儿多啊,眼珠一转一个心眼儿。”母亲想把作者体内的内向、老实剔出来,再填充进去诸如大方、机灵、调皮、捣蛋等品行。

    除了人以外,文化的影响也非常重要。文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作者对物品的珍惜:祖父院子里的铁砧,父亲的风灯、鱼叉等;对食物的珍惜:如《吃粥》《锅子饼》《白酱香》《豆腐》这些篇章,连最简单食物都吃出了仪式感。这些食物都捧在手心,闻了再吃的,都是还“烫”着,就迫不及待吃下了的。

    殷静说,读刘丽丽的散文,会发现很少大段地讲道理,很少强行地写精神层面的东西,倒是着力写物品、写食物等物质层面,显得特别惜物,特别有生活的味道。反观许多家长的知行是不统一的。嘴上说劳动是美德,家里却请了钟点工;说节约是美德,餐馆点菜又大手大脚;说惜时是美德,回家以后更多的是电子产品和“葛优躺”。难怪在孩子眼里成为“双重标准人格”。

    创设情境让孩子去寻找答案

    “孩子大了都不喜欢听大道理,我当年也是如此。很多道理不是别人讲给我听的,是我自己悟到的。”殷静认为,优秀的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急于讲知识,而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同理,聪明的家长应该特别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在阅读中体验不同的作者经历以丰富自己的人生,在影视作品中跨越时空,飞越国界去寻找人生的答案。

    对于学生们,殷静建议他们学会享受孤独。正如作者散文集里的《忆蝉》《麻雀》《燕子》《蛙声》《听雨》等篇章,文中细致的观察,开始于一个个不经意的生活细节,随着感悟的层层递进,或留下对童年和故乡的绵绵深情,或突发奇想有所顿悟。孤独过后试着给自己多开几扇窗,让自己保持丰富的知识面,一扇窗户就是一个领域,一个人打开的窗户越多未来就有更多的可能性。

    青春就要做个“行动派”

    家长:孩子大了,脾气也大了,一有时间就对着电子产品“刷”,请问怎么办?

    殷静: 每一个长辈都要尽可能用自己的专长去跟电子产品抢孩子。现在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和排名,没有愉快的亲子时光。孩子每天和父母的交流,只有作业、老师、考试。只要是积极健康的、孩子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聊,只要不谈学习,你会发现孩子健谈又可爱。也许有人会说,孩子最终还是要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可是,你真的知道中考和高考考什么吗?我认为:考试考查的表面上是知识和能力,背后支撑习惯的是人品、目标、意志品质、习惯和心态。这些,都是在温暖、积极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中获得的。

    学生:尽管是中学生了,父母似乎还是把我当“小毛毛”看待,每天的生活都被排得满满的,觉得自己真是太累了,我该怎么做?

    殷静:我想说,没有在深夜的台灯下为超越而战的青春是不完美的!没有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的青春是不完美的!没有跟同学们一起为班级荣誉群策群力的青春是不完美的!没有走进社会,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的青春是不完美的!没有为身边的人带来帮助和温暖的青春是不完美的!要仰望灿烂的星空,又要走好脚下的旅程,青春就要做个“行动派”。

    (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通讯员代建勇   图片由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作者:向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