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水处理深隧泵房地连墙完工,56米高围墙“钻”入地下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26日讯 26日,北湖污水处理厂深隧泵房地连墙完工,这意味着我国首个水处理深隧泵房有了地下防水支护墙。

56米高围墙“钻”入地下,深隧泵房有了钢筋护甲

北湖污水处理厂是目前国内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由武汉市水务集团武汉三镇实业控股公司投资建设,是“长江大保护”和武汉“四水共治”治污水大布局中的关键工程,建成后可收集东湖周边约130平方公里的所有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80万吨。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最后一片地连墙钢筋网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周长达210米、厚度达1.5米的地下“围墙”全部完工。这道高度为56米的地连墙共由32幅钢筋混凝土“插片”组成,围合面积大约三个半篮球场的大小。

“如果说深隧泵房是污水处理厂的‘咽喉’,那么地连墙就是保护咽喉的一道重要‘围墙’。”现场施工方中国一冶相关负责人称,地连墙不仅可以起到支护作用,还能形成“保护壳”,把即将开挖的基坑“围起来”,防止地层变形和地下水渗透。


穿越淤泥、黏土粉砂和岩石,自带声呐超声波实时监控

“这是迄今为止,武汉地下最‘高’的地连墙”,负责人透露,深隧泵房是在国内水处理项目中首次应用,施工难度极高。由于深隧泵房位于大东湖深隧末端,处在地下50多米,地连墙同样需要下到这一位置。

深隧泵房基坑离长江不到4公里,地下水丰富,地质状况也相当复杂。为了抵达地下深度50多米,地连墙体需穿越淤泥、黏土粉砂层,抵达岩石层下方20米。

为了及时掌握地连墙在地下的状况,施工提前将声呐、超声波等设备预埋至墙体内。一旦发生墙体变形、裂缝或渗水,施工方将第一时间收到信息。

现场技术负责人说,地连墙施工属于控制性工程,质量不过关,对泵房后期开挖及结构施工影响极大。通过观测,地连墙目前的垂直精度偏差不到6厘米,不足一根小手指的长度,达到施工要求。

接下来,项目将进入深隧泵房内衬墙施工阶段,即在地连墙内侧再筑起一道1.5米至2米厚的环形钢筋混凝土墙。预计明年4月,内衬墙完工与地连墙形成“双保险”,深隧泵房主体结构即可展开施工。(记者黄师师 通讯员严开莉 石头 夏梦婷)

【编辑:付豪】

(作者:黄师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