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觉得党的力量无穷、国家伟大”,这场演出观众总是按捺不住地鼓掌

文艺演出结束,全场观众起立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长江日报记者邱焰 摄

长江日报讯 在烈士们的家书中啜泣,在先辈们的呐喊中振奋。6月24日的武汉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中,总有掌声按捺不住地响起,激起更热烈的掌声。观众来自武汉各个工作岗位,有过不同的经历,都在百年党史的感召中获得力量。

在历史中学习

重温党史,他们热泪盈眶

全国道德模范、武汉市汉口医院医生王争艳说,不少节目都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第一篇章涉及的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叶挺独立团攻打武昌城等都是重要历史事件,看完表演是对党史的一次重温和学习。”

看完情景表演《让我上·新中国第一炉铁水》,武钢退休职工李昌铎热泪盈眶。他说,1958年,武钢一号高炉炼出了新中国第一炉铁水。“那年,我7岁。我的父辈和师傅们都参加了武钢一号高炉的建设和生产。我的师傅吴润梅还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亲切接见。”从师傅手中接过棒,李昌铎在武钢兢兢业业地工作了近30年。

对今年第一季度武汉楷模、武汉市武昌医院护士长熊焱来说,舞台上演绎的不是历史,而是刻骨铭心的经历。走出剧场后,她仍泪眼婆娑。“冲上抗疫一线时,我们无暇多想,是党员就必须在这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当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抵达武汉时,我深深觉得党的力量无穷、国家伟大。当患者主动帮我们分担时,我更明白了什么叫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在现实中践行

党员任何时候都要冲在前面

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曾获评中宣部“时代楷模”,队长张建民是一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回忆起1998年抗洪,他说:“那时真是不容易,我们都是拿着棍子巡堤,查看有没有管涌。”现在,张建民每天天一亮就会前往长江边,直到晚上再回家。他说,长江边22个值守点必须有人,不仅是查看长江水位,还要时刻关注在江边游玩的市民和游客。“党员是荣誉,更是责任。我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要冲在前面。”

“90后”党员燕占飞曾在2016年抗击武汉洪水中不惧危险,和战友一起安全转移消泗乡1.5万名受困群众,并在断电、断水的艰苦环境中奋战56天,守护家园平安。他说:“演出很生动,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武汉这座城市。看到1998年抗洪的场景,我心生敬佩。党员不仅要在危险的时候冲上去,在平时工作中更要注重细节,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传承中前行

将精神力量传递给孩子们

青山区红卫路街八大家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潘露的父母都是钢铁行业工人。看完整台演出,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年轻一代,她更能理解父辈们当年的奉献和付出。“我们这代年轻党员就应该尽自己所能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自己的双手让家园更美、更生态宜居。”

来自武汉市七里中学的高力是一名思政教师,为学生讲党史是她最日常的工作。“孩子们很喜欢听发生在武汉的党史故事,尤其是向警予、夏明翰等革命先烈的故事。”不久前,初三年级的学生们正忙于升学考试。高力特意剪辑了1分钟视频,回顾百年来的党史大事件,一下子“点燃”了备考中的课堂。“孩子们了解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会获得一种精神力量。”

(长江日报记者钟磬如 范雅琴 万旭明)

【编辑:贺方程】

(作者:钟磬如 范雅琴 万旭明 邱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