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区盘龙二中以“自强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让自强成就梦想以奋斗铸就未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自强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愈显重要。

中学阶段是每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学校的使命除了学科知识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三观”加以引导,厚实学生的精神底色,让学生获得人格修养中更基本、更深沉和更持久的力量,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为此,盘龙二中在建校之初,经过慎重讨论,把自强教育确定为学校特色发展目标。寓自强教育于各科课堂教学之中,让自强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基因,达到“养成自主习惯,培养自强精神,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成人成才成事”的育人目标。

盘龙二中校园。

强自立 为学生铺好精神底色

办学有特色,是现代化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盘龙二中从黄陂地域文化出发,确立了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具的育人方向,自强教育课程体系,从课堂到管理,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教育发展新路径。

推进自主课堂,夯实发展根基。“学会学习”是公民素养的核心指标之一。从学生角度而言,“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素养的发展,是在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通过动态优化积淀而成的,是学生将来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达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为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为自强准备能力基础,学校努力探索构建学案驱动下的“五学”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案导学为驱动,按照“自学—互学—展学—练学—结学”的步骤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打造人文校园,营造自主氛围。为了加强校本课程研发,落实地方课程。校长亲自挂帅,参加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与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成员一起,制定方案,开发教材,七年级弘扬乡土文化,八年级传承传统美德,以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九年级学生注重国际视野的培养。七年级弘扬木兰文化的校本课程由三部分组成:《木兰习俗》《木兰英才》《木兰风光》。八年级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校本课程由忠、孝、诚、朴四部分内容组成:《忠义千秋》《孝感天地》《诚信为本》《木兰英才》。

班级特色管理,搭建自主平台。学校按自主、自愿、自动的原则,以自主为核心,根据本班学生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确立班级自主管理特色。比如七(10)班施行“自主、自悟、自立”管理模式,全班学生商定班规,制定奖惩措施。全班同学轮流当值日生,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做好记载并在第二天早上对全班作反馈。每两周进行一次“文明之星”“学习之星”“卫生之星”“进步之星”等的评选活动,真正做到学生参与管理,学生自主管理。八(1)班的“手拉手、一起走”的管理模式,则是由科任老师牵头按学科成绩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互助学习小组,调动教师、优秀学生的能动性,兼顾到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把“培优”“补差”“治跛”都落到实处。还有“与爱同行”“群星璀璨”“好习惯促成长”等特色班级建设,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丰盈社团文化,巩固自主阵地。学校开设书法、男子篮球、女子篮球、合唱队、足球队、羽毛球、课本剧、啦啦操队、文学社等社团,学生根据兴趣自愿参加,由各社团成员自主制定规则,学校安排有相关特长的老师负责,每周固定时间作专业指导。社团成员也开动脑筋,出谋划策,组织各种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聪明才干,给予了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找回自信,找到发挥自己才干的土壤。

近年来,盘龙二中寓自强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让自强成为学生的人生精神底色。学校通过认真构思、设计、组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自强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团结协助的精神,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从而达成自强之目的。

体育锻炼帮助学生提高自强精神。

强师能 实施人才兴校战略

教师队伍建设,关系教育的兴衰与成败。学校狠抓教师的师德建设、能力的提升,又注重文化精神的引领与人格的塑造,锻造出一支具有精兵强将的教师队伍。领导班子管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成为一支具有凝聚力领导团队;教师德才兼备,具有文化精神、人格魅力,成为一支“敬业、爱生、务实、创新”且具有战斗力的教师团队。

以德为首,加强师德建设。学校党支部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政治学习,狠抓工作作风的转变,突出师德首位。发挥党员干部引领作用,积极落实党员下沉任务,在2019年末到2020年春季的疫情期间党员干部带头下到社区参与抗疫工作,在2020年7、8月份又冲到了防洪抢险的第一线。深入持久的师德建设,在校园内形成了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比贡献的良好氛围,整个校园风清气正,为学校发展打下了坚实思想基础。

以研为导,助力科研强校。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传帮带”等措施,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缩短年轻教师的成才期,形成了“一年入门、三年过关、五年成熟、八年成风格”的教师成长模式。开展校内教学研究,组织教师评课、议课,以教研促提升。每学期,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专题研讨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并组织好同科教师听课、评课。成立课题小组,进行课题研究。

以质为重,关注持续发展。学校稳步推进园丁锻造工程,既关注教师个人纵向发展,又注重教师团队层级培养。关注青年教师的升格培养。每学期,分期、分批安排青年教师上一节汇报课。组织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开展帮扶结对,促个人提升。统筹安排各学科骨干教师培训,运用骨干教师,引领学科发展。打造名师,树立标杆,引领学校教学水平。选拔骨干教师参加校外活动与发展。

近年来,该校教师论文、教案获奖省级12人、市级26人、区级42人,优质课市级7人,区级38人,教学类竞赛获奖市级11人、区级24人,辅导学生参加市级各类比赛获奖87人次。学校先后荣获武汉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武汉市中小学卫生与保健工作先进学校、黄陂区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黄陂区“空中在线课堂”教学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黄陂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最佳进步奖和道德风尚奖、黄陂区爱心助残荣誉单位等光荣称号。

优秀的师资是学校发展的基石。

【编辑:舒筱 实习生倪玉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