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家访谈》精粹结集出版 解读之一


读+温度

他们的悲欢也是我们的

记者叶军整理

“那是一场非比寻常的战争,曾经让毕加索的画笔愤怒,让聂鲁达的诗篇流泪,让加缪的心口淌血,让全世界四万多个男女老少志愿去西班牙……”1936年,西班牙内战打响,竟有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人,与其他52个国家的4万多名志愿者一起,先后奔赴西班牙,与当地反法西斯军民一起出生入死。

十几年里,华裔科学家倪慧如、邹宁远夫妇来自费前往荷兰、法国、捷克、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寻找中国志愿军战士的战友、遗孀和子女,寻找那些华人勇士的人生轨迹。2013年,年过六旬的倪慧如夫妇采写完成的《当世界年轻的时候:参加西班牙内战的中国人》在中国大陆、西班牙同时出版。

书中一共讲述13位有名有姓的华人志愿者的故事,有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有长期旅居海外的知识分子和工程师,还有大字不识的华人劳工。倪慧如在接受读+访谈时称,她始终放不下这件事,是因为“曾经有人把四海一家的理想给我们活出来了。他们是在用生命来证明。这个东西是存在的。”

将拉贝日记首次公诸于众,凭借《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轰动全球的美国畅销书作家张纯如离世八年后,其母张盈盈写下她的传记,这个生命短暂而传奇的女子,连同她无法忘却的那段历史,再度受到人们关注。

继齐邦媛《巨流河》之后,亮轩的《飘零一家——从大陆到台湾的父子残局》,是又一块讲述海峡两岸历史变迁的重要拼图。面对这样一个两岸家族故事,正如亮轩所言:“我写的是‘小历史‘’,但是希望能成为大历史的一个参照。”只有一块块充满个体细节和情感的家族史的镶嵌,整个大历史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家国情怀,不见得都以一种模式存在。人们对于梁启超的善变,始终毁誉不一。但《梁启超传》作者解玺璋认为,梁启超以其善变追求不变,对世界趋势的变化能够巧于把握,不变的是他对国家、民族、国民的爱和责任感。

有时,温存的关怀深藏于冷冽观察的目光之后。方方的小说《武昌城》参照了武昌城被攻陷这段历史写成。当家国不在,人性攻防在城墙下展开。颁奖词称:“方方庄严地完成了对一座无城之城的精神确认”。

人类在大灾难中的遭遇,是另一个永恒的话题。

张良曾任《南风窗》杂志副总编,后在公关公司供职。当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铺天盖地时,他突然萌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我们正身处历史之中,需要为历史留下一些记录。2010年7月,他放弃高薪和股权离开公司,开始全职从事汶川地震的采写工作。三年多地采访,终成《汶川地震168小时》一书。温家宝“把我空投进去”的声音,以及最后一个孩子被解救等场景被定格下来。张良认为,记录不是要重温悲伤,而是为了不被遗忘。因为地震其实从未远去,它会在人们猝不及防时随时降临。

那些长期的文化抢救和发掘,没有情感做依托,仅靠意志力无法坚持。沈迦《寻找苏慧廉》的历程已成当代传奇。梁思成弟子陈志华30年工夫写成《中国乡土建筑初探》,他对乡土建筑的保护感到忧心。 

作为一名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设计师,任祥遗憾于中国人精致的生活艺术似乎仅能在博物馆觅得踪迹。她花了五年,写了一本《传家》,要给到美国上大学的女儿看。文化界人士评价这套书,“表面那一层是衣食住行育乐,春夏秋冬五行。里头那一层,其实是生活的态度,是文化的承载,是时代最深刻、最鲜活、最摸得着,闻得到的声音、气息和面貌。”

一部缺乏社会热点的平常小书,却教人低徊不已。这就是《平如美棠》。它是九旬老人饶平如写给、画给亡妻的。书名是两个人的名字结合体,副标题是“我俩的故事”,插画三百幅均为饶平如所作。文字约11万字,由“少年时”“从军行”“点绛唇”“携手游” “十字街头”“问归期”“君竟归”七部分构成,附录1973年至1978年间妻子写给丈夫的部分信件。人的面目不同,情感却相通,他们的悲欢离合,好像也是我们的。


让读+感到温暖的十本书

1《当世界年轻的时候:参加西班牙内战的中国人》

作者倪慧如 邹宁远

1986年,西班牙内战50周年纪念,美国志愿者出了一本纪念册,倪慧如夫妇俩在密密麻麻的参战者名单中,意外发现三个类似中国人的名字。 

究竟有多少中国人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具体数字已不可考。在书中,他们一共讲述了13位有名有姓的华人志愿者的生平故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刘禾称“它其实在我们记忆的荒漠上立起了一块丰碑”。

2《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作者张盈盈

张纯如离世八年后,其母张盈盈为女儿创作的传记类作品。这本书向我们展现了一对母女间最深切的爱与痛,也充分展现了张纯如性格深处的柔与刚。

3《梁启超传》作者解玺璋

这本传记与其他传记布局迥异,作者没有按时间先后对梁启超经历进行直线叙述,而是以梁与同时代人物的纠葛为章节,重点叙述他对于梁启超和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的理解。 

4《汶川地震168小时》作者张良

三年记录共170多位汶川地震亲历者的口述,重现了震后7天7夜真实的场景。不是新闻报道的重复,而是首次展现重要但在报道中被忽略的人物和环节。

5《飘零一家——从大陆到台湾的父子残局》作者亮轩

一个两岸家族故事。1949年,马廷英夫妇决裂,亮轩与父亲、姐姐留在台湾。母亲回到大陆与著名民主爱国人士章乃器结婚。1975年,亮轩得到母亲消息,但两岸没有来往,母子只能书信联络。1988年,在暌隔40年后,他从香港转机到北京,终于见到八旬老母。

6《武昌城》作者方方

方方获第十届华语传媒“年度杰出作家”大奖,是因为小说《武昌城》。

授奖辞称,方方的小说“以柴米油盐的庸常,激情过后的空洞,以生命的弱,见证人的复杂、悲壮、不可摧毁……暗喻以慈悲与宽恕之情,回望革命的成败,攻与守,大与小,高贵与卑贱,理性与冒失,皆有平等的地位……去理解人而不是去判断历史,去发现个体的价值而不是去给群像命名,方方庄严地完成了对一座无城之城的精神确认”。

7《寻找苏慧廉》作者沈迦

温州人沈迦从小随祖母去教堂。那教堂由英国传教士苏慧廉建造。但是,沈迦寻遍温州,只发现300字关于苏慧廉简介。

2007年,移居加拿大的沈迦,花6年时间自费搜寻苏慧廉的踪迹。

苏慧廉的形象一点点浮出水面,沈迦的寻找历程成为当代传奇。

8《中国乡土建筑初探》作者陈志华 李秋香

该书是梁思成弟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落教授陈志华和清华大学教授李秋香调查研究乡村建筑近30年的总结。该书近70万字,穿插大量照片,但很少提到周庄、乔家大院、徽派建筑。陈志华表示,他们的研究是抢救性的。撰写这部书的意图,就是希望探访更多不为人知、更少人注意和保护的村落。

9《传家》作者任祥

一名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设计师,决定给到美国上大学的女儿写一本书,告诉她中国人应该自信的地方,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10《平如美棠》作者饶平如

妻子辞世后,九旬老人饶平如,在寂寞悲伤之余,画图写文悼念亡妻。这本无关国计民生、远离社会热点的书,出版后却好评如潮,入选“中国最美的书”。




读+深度

有些问题我想清楚了

记者叶军整理

做过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编辑工作的作家叶永烈在接受读+采访时说:十万个为什么从不提供标准答案,因为好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的确是这样,好的问题,总能导引我们一步一步,无限接近问题的腹地。在抵达未知的沿途,我们已收获别样的风景。

看起来,读+的记者是发问者,其实读+只是构筑了一个场。这是严肃作者的问题域,也是读+访谈记者的问题域。在针对、发现、提出、回应有价值的问题时,记者和访谈者互相砥砺、激发乃至纠缠,走向事实和观点的更深处。

光怎样才能穿透表层,来到幽暗、不为人知或者是因习以为常而匆促错过的地方?

深度来自不囿于固定陈式的眼光,来自没有被繁琐世事磨灭的想象力。

小说家阿城暌违读者多年后,推出一本像学术又不是学术的新书《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提出中国文明造型源于天象。按说,下这样的论断,必须在严格的科学范式下进行,但他的作品,很多言语是直觉的产物。读+幸运地在全国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采访到阿城本人。

我们相信,对于早期文明的研究,对于世界和生命起点的探索,想象力与证据同等重要,甚至比证据更重要。

深度来自对历史的追问。长期以来,关于戊戌变法的知识,多为主题先行。

张之洞晚年获授军机大臣前10年,有过一次进京辅政的机会,而那次时机,恰在影响百年中国进程的戊戌变法前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茅海建撰写的《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从中国历史档案馆中留档至今的大量电报为基础,考察张之洞与朝廷、同僚、友朋之间的奏折函电,梳理了张与康梁等人的关系演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戊戌变法的幽深侧面。

当读+记者问茅海建:一个民族对待自己历史的最好态度是这样的?这位研究戊戌变法多年,可谓四处奔突的教授回答:对于戊戌变法,我们也许应该追问的是,我们已知的事实有多少是靠得住的?把史实弄清楚是当务之急。

深度来自对现实中那些习焉不察现象的质疑。读+记者和上海交通大学社会学教授陈映芳探讨流动人口概念是否妥当,向常年在新疆生活的作家沈苇请教如何认识真正的新疆。一个在科学界谋生的人,为什么总写跟科学过不去的文章?读+记者找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科普作家江晓原。这位富有科学精神的科学怀疑论者执拗地认为科学领域需要清醒的反对派, “科学发展神圣不可侵犯等理念,并不天然正确。科学永远是手段而非目标,我们做一切事情的最高原则是人的幸福”。

深度有时还来源于随着时间的潮涌,再度确认本心。停笔十年之后,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再度拿起笔,写出梦境一般的江南三部曲。当年让他停笔的是文学市场化、朋友下海等等。现在提笔,是他阶段性想通了文学向何处去以及知识分子如何自处, “有些问题我想通了”。

大众娱乐市场熙熙攘攘,再多一部平庸的电视剧有何不可。但剧作家刘和平说:不想只留下一堆打打闹闹的东西。他写下《北平无战事》一剧,从经济角度探讨国民党战败,令人深思。

英国牛津东方研究院徐小虎博士因曝露诸如“台湾故宫博物院50多幅吴镇的画,只有3幅半是真的”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但她仍直言不讳:听说大陆有寻宝节目,只要不要真的,就要把它打碎,这太可怕了。

“哪一场革命,不是从实验开始的呢?”这是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反问读+记者的话。也是他深度参与互联网变革之后的自问。

深度不是死背标答,而是始终对这个世界保持孩子般的好奇。

国内第一套普及版的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出了六版,从第一版中带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印记的问题为什么棒冰会冒气?搪瓷缸子为什么不能在火上烧?到第三版高射炮是怎样打飞机的。再到第六版2012年是世界末日吗?地球毁灭了,我们应该去哪里?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问题。副总编辑范洪星在接受读+记者访谈时认为,选什么样的问题是《十万个为什么》致胜的法宝,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才是真正重要的。

深度不过是问题的别称。深度,就是心里装着问题,贴着问题行走。在某个瞬间,问题的迷雾被撩开,你发现你已经站在更深的地层中。

让读+思索的十个问题

读+:人们一般认为,我国青铜器表面图案造型,由一种很基本的饕餮纹组成,表现了强烈的饕餮文化,你怎么看?

阿城:青铜器上不存在“饕餮”这东西。传统所谓的饕餮纹,一个正面的兽头,有对称的角、眉、耳等,其实是两条苍龙的侧面组合,苍龙相夹中间的那个菱形,是极星,北极星。

读+:怎么看待张之洞戊戌变法前后的表现?

茅海建:首先我们要看到他是一个普通人。你看他被召入京辅政前后,那种畏首畏尾,拖延抗拒,那种害怕揽事,害怕进入政治漩涡的心态。

读+:农民工、流动人口这些词,听着不是滋味,总感觉他们还是外来者?

陈映芳:这些概念使得歧视性身份制度在城市得以延伸。城市中不仅形成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二重社会,身份的世袭效应也出现。农民工子女、民工子弟的说法盛行,这些概念甚至已经进入城市公共政策。

读+:人们印象中,新疆文化就是新疆舞蹈、音乐,这种认识是否过于浅表?

沈苇:这些只触及新疆的一点皮毛。新疆是地球上唯一的四大文明融汇区,这个说法来自历史学家季羡林先生。另一个是地质学家的说法,说凡是地球上能找到的地貌,新疆全都具备。不单单是地球上的地貌,月亮的地貌、外星球的地貌,新疆也具备。

读+:有没有人说你有”反科学”倾向,螳臂当车,阻挡科技进步?

江晓原:我从不反对科学研究。当然,有些科学研究本身就是邪恶的。比如研发三聚氰胺之类,那我也要反对。很多人一提到新兴科技应用就是什么大势所趋。在西欧,抵制转基因作物是大势所趋。大势不等于“正确的势头”。任何事情、任何领域,最好都有些清醒的反对派,否则“被人骗了还帮人数钱”的悲剧会反复上演。

读+:改革开放对文学、文化、作家,更具体一点,对你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格非:当社会变到一定的阶段,你会觉得,没什么了不得的。再怎么着文学还是要持续下去。会完全抛弃功利。这样一来,你心里就安定了。心里只有安定下来,才有智慧。

读+:为什么说《北平无战事》不是有意选反腐题材?

刘和平:并不是我特地挑的反腐题材,只是它是一个跨越时代的话题。

读+:你会帮别人做鉴定,或者收藏古画吗?

徐小虎:我听说大陆有个寻宝节目,只要不是真的,就要把它打碎,这太可怕了。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艺术品很难流传下来的原因。价值从来没有放在形而上、精神面,而埋伏在形而下的物质、投资、权威面上。我一般不做鉴定,也没有什么古画收藏,因为我爱的古代东西,自然就成为我心灵的一部分,根本不需要占有啊。

读+:你将互联网时代的人分为犬、青蛙、鱼三大类,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罗振宇:在工业时代向互联网时代过渡的时候,犬类会留在大陆,而鱼类会进入大海。如果说得通俗一点,像我这么一个40岁的老男人,能勇敢地跨出组织,走上互联网创业的道路,至少也算是一只两栖的青蛙吧。我们都知道,在变迁的世纪,身形庞大的恐龙最后没有跨越过来。

读+:在网络已经可以提供足够多“为什么”回答的年代,我们还需要《十万个为什么》吗?

叶永烈:“维基百科”“百度知道”一类的网站,和《十万个为什么》的作用是不同的。《十万个为什么》不是一本工具书,更多的是启发孩子们的好奇心。科学的特点就在于不断地发展变化,科学的意义不在于记忆标准答案。


(作者:叶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