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汉阳造”品牌走出武汉叫响全国

澜菲溪岸社区在绿地建设法治主题雕塑

“七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汉阳区坚持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主线,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和法治创建工作,“七五”普法工作全面开花。

将先进的VR技术融入普法教育,在全市首创新型禁毒教育基地;不断创新法治惠民举措,在全市首推“手机里的社区律师”;法治阵地建设斩获3个“省级示范”,法治宣传生根基层社区;全省首推公益广告进电梯,普法项目入选司法部案例库;破解治理顽疾促进社会和谐,法治建设摘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桂冠。

牵头部门搭台责任单位联动,创新落实“谁执法谁普法”

为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区普法办转变角色,积极搭建工作平台,让职能部门“登台唱戏”。借助法治宣传日,整合职能部门资源,集中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利用“互联网+”载体,推介职能部门亮点工作及普法实效;构建共享模式,打造共享型法治宣传阵地。汉阳区创新形式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让执法普法有效衔接、责任主体紧密联动,建立起“谁执法谁普法”工作长效机制。

全省首推公益广告进电梯,项目入选司法部案例库

2017年,汉阳区在我省率先推出法治公益广告进电梯项目,打造“接地气”的法治宣传阵地,引导居民随时学法、用法,成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创新举措。今年上半年,该项目入选司法部“中国法网”案例库。

法治公益广告进电梯,即在高层小区的电梯空间安装法治公益广告,以群众易于接受、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的广告形式,丰富居民上下电梯的碎片记忆。广告内容既有法治警示教育和法律常识,又有生动的法治案例,还有维权热线等便民知识,不仅为居民普及了法律常识,还引导居民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截至目前,法治公益广告进电梯项目已实现街道覆盖率100%,安装电梯数量1000部以上。

该项目曾获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孙晋等法学专家点赞,其创新之处在于形成了全区普法成员单位总动员的大普法格局,汉阳区司法局、区普法办牵头搭建宣传平台,房产管理局等普法单位各担其责,根据自身职能宣传需要,定期策划、定期更换法治公益广告内容,让法律知识、法治理念像涓涓细流持续不断地融入百姓生活。

搭建互联网+普法阵地,建立联合释法长效机制

汉阳区开通“汉阳普法”微信公众号,搭建互联网+普法阵地,开辟“谁执法谁普法”“以案释法”等专栏,搜集整理各单位报送的开展执法、司法、普法活动案例,编写汉阳区典型法治故事,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并联合武汉电视台普法节目组,将汉阳区典型案例拍摄成普法栏目剧在电视播放。去年通过《法哥到您家》栏目,在斗鱼网站实况直播汉阳区调解物业纠纷和外来务工人员受伤案件,吸引近万网民围观。

今年在“六一”当天推出“对校园欺凌说不”的释法专辑,向青少年普及欺凌行为的危害及预防知识;针对市民最易混淆的房产权属问题,推出《房屋加名须谨慎》《继承与遗赠的纠葛》等法治故事,向市民讲解私有财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婚姻家庭中出现较多的养老纠纷、遗产继承等问题,推出《遗嘱有瑕疵就一定无效吗》《个人债务不一定是夫妻共同债务》等法治故事。

青少年是“七五”普法重点人群,汉阳区致力于探索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配合,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量身定制易于其消化吸收的特色普法活动,打造了以互动教育为主线,以法治体验活动为载体的协作式普法教育模式,让青少年在互动教育、特色体验中增强法治信仰,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法治体验入脑入心,普法品牌“汉阳智造”

坚持互动教育,把课堂教育做“活”。组织普法讲师团、法治副校长等专业队伍,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排演小话剧展现经典案例、观看微电影等形式,开展互动式法治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案例剖析,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坚持丰富载体,把主题活动做“深”。利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等重要纪念日,组织学校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带领青少年走入社会了解基础法律知识。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期间,汉阳区民防办组织市23高中100余名师生到武汉动物园地震宏观观测站,通过参观地震科普常识宣传栏,聆听动物与地震、宏观监测与地震应急等科学解说,学习地震应急逃生避险的自救互救技能等方式,进一步深化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效果。

坚持结对共建,把角色扮演做“精”。组织职能部门与学校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开展“小法官学校”“小交警学校”“小律师学校”“少年警校”等特色创建活动,建立法治宣传教育实践行基地,给学生搭建角色扮演、参与体验的平台。既让青少年了解国家机构相关知识,又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承担社会责任,遵守社会公德。

据统计,2016年以来,汉阳区各单位共在学校开展法治讲座、主题教育等活动37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2万余人次。

凝聚特色力量,打造普法先锋

汉阳区将荣获“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的检察院“知音·雨露工作室”树立为青少年普法先锋,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区青少年普法工作全面开花,有效促进了平安校园建设。

“知音·雨露工作室”是汉阳区检察院打造的未成年检察品牌,致力于青少年犯罪预防、帮教,先后在楚才中学、武汉市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学校建立了法治教育基地,创办了“欢乐一夏·检察情”等法治宣传主题活动品牌,并每年开展多场“检察官进校园”法治教育,将犯罪预防工作深入到汉阳区各所学校,促使青少年学生与法同行、相伴成长。

在今年6月的禁毒宣传月中,“知音·雨露工作室”到楚才中学开展了“绿色生活 健康无毒”网络直播课活动,向学生们讲授了毒品的种类、对青少年的危害、如何远离和规避毒品等预防教育知识。全区43所中小学2万余名学生实时收听收看了网络直播课。据统计,近年来,“知音·雨露工作室”已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百余场。

紧抓“重点人群”普法,擦亮“汉阳造”品牌

阵地建设屡现“汉阳首创” 斩获多个“省级示范”

阵地建设屡现“汉阳首创” 斩获多个“省级示范”

近年来,汉阳区立足于“人文汉阳”建设,以法治文化阵地为重点,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拓展空间、延伸触角、创新形式,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屡现“汉阳首创”,打造出多个省级示范点。

3家单位斩获“省级示范”,推动法治宣传生根基层社区    

汉阳区把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融入思想文化熏陶工程和红色引擎工程,将居民文化与法治知识有机结合,在全区打造了一批特色社区文化阵地。澜菲溪岸社区利用架空层打造法治空间、幸福驿站、孝老爱亲等文化空间,在周边绿地建设法治主题雕塑;汉博佳园社区采用镂空雕塑手法,打造了以法治浮雕形象墙、法治屏风、法治长廊等造型为主体的社区法治文化广场,让居民在闲暇中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各单位也积极落实普法责任制,在社区打造妇女之家、检察官民情驿站、消费巡回法庭等服务阵地。

2016年,汉阳区检察院荣获全省第一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今年,汉阳区两个社区再次斩获全省第二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桂冠。其中,江堤街汉博佳园社区被评为“四星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利用VR技术打造前卫阵地,首创新型禁毒教育基地

今年5月,汉阳区禁毒教育基地暨永丰街道中心戒毒社区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服务覆盖辐射周边多个社区,是我市首家禁毒VR体验中心。6月,楚才中学的禁毒教育基地也投入使用,覆盖辐射全区中小学。

为增强教育体验,两个禁毒教育基地均引进VR技术,配有VR模拟体验装置,设置了毒情分析区、毒品体验区、禁毒影片区三个模拟场景。体验者通过模拟眼镜、控制手柄等设备,可以选择不同方式来“吸毒”,在场景模拟中了解吸毒给人体头部、心脏、胃等部位造成的身体伤害,体验吸毒致幻带来的不适性,从而深刻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自觉远离毒品。基地自投入使用以来,共接待了50余批1200余人的体验,新颖的教育方式,不仅提高了学习的参与率,也提升了禁毒预防教育的效果。

延伸触角抢占公共微空间,法治文化传播体系呈多元覆盖

汉阳区充分发挥媒体公益普法效能,利用各种公共微空间,打造公益普法立体矩阵。将法治文化与电梯文化相结合,打造法治公益广告进电梯项目;将法治文化与公共交通相结合,在413、79路公交线打造法治宣传专线车,在武汉地铁途经汉阳的23个站点设立公益普法宣传栏,用群众易于接受、深入人心的平面广告形式,让法治理念融入百姓生活。

公共微空间的打造,将普法教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告别运动式普法,既形成多元化、全覆盖的法治文化传播体系,实现普法宣传与群众生活的无缝对接,又不断扩大了法治宣传的影响力与覆盖面。

汉阳区坚持将普法工作与服务中心工作相结合,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相结合,与增进民生福祉相结合,不断拓展普法工作的深度与广度。经过2年多探索,汉阳区“七五”普法工作落地见效,在辅政、惠民、助企、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逐渐形成“汉阳样本”。

普法实效:

法治宣传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全区行政首长出庭应诉100%

紧抓“关键少数”,推动领导干部学法。通过法治教育推广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让行政诉讼的过程变成服务群众、普法教育、引导群众的过程,全区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100%。

通过普法宣传推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落地,实现全区82家党政机关、街道、直属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全覆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发展、化解矛盾,法律顾问团累计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102条,起草、修改、审查合同42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破解治理顽疾促进社会和谐,法治建设成就“全国示范”

7月,司法部、民政部发布通知,通报表彰了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湖北共有37个村(社区)上榜,汉阳区四新街澜菲溪岸社区成为武汉市中心城区唯一上榜的社区。

该社区将法治宣传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创新“1314”工作模式,即1条红色贯穿(党建引领)、3治路径融合(自治、法治、德治)、1个体系助推(服务群众体系)、4全机制保障(工作力量全进入、群众需求全收集、分级分类全解决、服务过程全评价),通过法治教育推动法治建设在基层落地,让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全方位参与社区治理,不仅有效破解狗患等社区治理顽疾,也有效消除非法集资等社区治理中的种种隐患,推动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该社区斩获“全国示范”的密码。

不断创新法治惠民举措,全市首推“手机里的社区律师”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新的高度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汉阳区“七五”普法工作精准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做好“惠民”文章,不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将每周四律师社区坐班服务居民的“周四之约”升级为“社区律师时刻在线”,在全市率先推出“手机里的社区律师”,24小时为群众提供“指尖上的法律服务”,群众不跑腿就能获得法律帮助。

9月,辖区社区居民小张(化名)在进小区大门时,被自动控制门禁横杆磕破了头,要求物业公司赔偿医药费以及精神损失费未果,向“手机里的社区律师”求助,经律师耐心调解,纠纷很快化解。

据了解,汉阳区“手机里的社区律师”效果良好,其经验已经市司法局向全市推广。

法治护航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企

汉阳区围绕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将企业需求作为企业普法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多形式、多载体送法进企业活动。

组织职能部门,围绕企业产权保护、合同订立、工伤保险、职工权益等,根据企业菜单式选学,深入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黄金口工业园、龙阳健康谷等企业园区,开展法治教育,深度解析法律知识。

建立处级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针对非公企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信息推送等形式,提供全方位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据统计,2016年以来,共开展“法律进企业”法治宣传活动150余场次,近万名企业经管人员及工作人员接受了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为汉阳加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刘焱 许丽慧 贾雪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