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办”到“不用办” 江岸探索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

取消出版物出租备案,特殊工时审批、150平方米以下餐饮服务等由行政许可改为备案,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申报由社区网格员代办……围绕“三办”改革,江岸区行政审批“零跑腿”事项范围不断扩大,正加快由“网上办”向“不用办”方向前进。

江岸区不断探索行政审批改革,打造良好政务服务环境

今年以来,江岸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三办”改革相关要求,加快推动“一次办”向“马上办”、“马上办”向“网上办”、“网上办”向“不用办”方向前进,不断扩大“零跑腿”事项范围,创新探索“数据多跑路”和“政府帮你跑”的方式创新审批服务机制。在全市首家系统性推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改革,整体公布取消备案、审批改备案、居民“不用办”等 17 项改革事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行政许可变网上备案

企业享受“不见面”审批服务

今年来,江岸区大胆改革创新,开发网上备案平台,将特殊工时审批,150平方米(不含)以下餐饮服务、预包装食品销售(不含冷藏冷冻食品)的食品经营,“三有”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利用(适用市场销售黑斑蛙)等3个事项,由行政许可审批改为备案,并升级为全程“网上办”。

“以往需要5到8个工作日才能办理的事项,现在群众可足不出户上网完成相关备案流程,审批工作人员通过后台审查、电子签章,只要资料完整规范,最快当天办结。”江岸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介绍。

近日,居民王先生在家通过江岸区网上政务大厅,办理了一项150平方米(不含)小餐饮经营备案业务。不到十分钟,王先生在网上完成资料提交,随后收到一份电子受理通知单。当天,又收到短信提示,表明备案业务已办理成功,并在网上领取到一份备案通知书。“没想到当天就能办下来,店子可以尽早开业了。”

截至目前,江岸区行政审批局已办理“三有”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利用备案5件,特殊工时备案11件,150平方米(不含)以下餐饮经营备案56件,预包装食品(不含冷藏冷冻食品)备案2件,大大节约了企业、群众的办事时间,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据悉,改革后,江岸区每年有将近3600户食品经营从业者可享受“不见面”审批服务极致体验。

江岸区作为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区级延伸工作试点区,9月30日已完成政务服务“一张网”市级平台在区级、街道的全流转运行测试。下一步,将继续承接好省市区街道社区五级联通建设工作,同时积极对接,将江岸特色改革成果纳入省市“一张网”建设中。

部门联动减少办事流程

让居民“一次都不跑”

江岸区制定《“进一步方便群众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进一步简化网上申请、资料提交、备案决定等办事流程,精简证明材料。

根据规定,2018年度困难人员参加居民医保,必须由区政府指定部门在2017年12月底前统一办理参保手续,并批量核定缴费金额,到财政申请补助后统一缴费,才能享受医保待遇。

为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低保对象年审”街道政务服务事项居民“不用办”落实工作,江岸社保处主动协调各职能部门,采用部门间的数据比对等方式,完成信息采集、名单甄别、居民医保信息系统导入、参保登记、缴费金额核定、税票领取、办理缴费等工作,用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信息传递代替了群众跑腿。

江岸区卫计委推行网上办理、限时办结、委托代办、送证上门、生育证件免费邮寄等系列举措,实现群众生育证件“零距离”办理、“一次都不跑”。同时,推广电子婚育证明,流动人口在办理相关事宜时,可直接在当地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查询和办理。

江岸区残联对下放街道的残疾人服务事项进行了梳理,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低保家庭精神残疾人服药补贴两项合并办理。对残疾人乘车卡、听力言语残疾人信息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低保家庭精神残疾人服药补贴、残疾人学习汽车驾驶技能培训补贴等5个服务事项,交由社区或街道工作人员协助办理。

江岸区民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方便群众“不用办”事项工作方案(试行)》,保障老年证办理和高龄津贴发放代办事项顺利推进。

社区网格员全程代办

实现群众“不用办”

家住塔子湖街道汉口花园小区的居民张先生,身患肢体残疾,家中生活来源主要依靠父母打零工。今年,社区网格员魏小平主动上门,宣传讲解残联最新惠民政策,并帮忙收集相关申报材料交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中心工作人员再将材料上报到江岸区残联进行审批。

经多方努力,社区先后为张先生办理了每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每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并免费为其发放残疾人小型辅具腋拐、轮椅等出行工具,不仅解决了张先生的出行问题,还极大减轻了一家人的生活负担。

今年,江岸区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下的“五治与服务一体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网格员对所属网格居民情况熟悉的优势,推行“网格化零跑代办”政务服务模式。针对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申报等13项涉及困难家庭、特殊群体的街道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居民“不用办”改革。网格员上门收取资料,交给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受理及初审,再提交到街道或区职能部门进行审核、审批。审批通过后,网格员将证件及补贴交到居民手中。全程由网格员和政务服务人员跑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实现从“只跑一次”到“零跑动”的跨越。

各街道还结合辖区人口实际情况,创新服务方式,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劳动街道形成了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社区网格站和网格员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居民不论到哪里都能享受年审、低保申请、公租房申请等服务。对于80岁以上高龄老人、二级以上重度残疾(精神残疾除外)和卧病的人,网格员进行上门服务。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社区网格员还深入辖区两个敬老院,开展年审上门服务,截至今年9月,共计上门年审659次。

丹水池街道人员流动性大,老年人、残疾人及特殊人群等弱势群体居多。为最大程度实现“不用办”,街道将残疾人相关事务从政务服务中心抽离,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专项办理,尽量减少辖区残障群体奔波之苦。在汉黄社区,针对老人出行困难特点,公共服务干事主动与老人的子女保持联系,除利用新媒体发布信息外,还建立专门的高龄津贴审核工作群,为高龄老人提供便捷服务。

谌家矶街道引导社区网格员主动作为,运用武汉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数据,对辖区内老年人进行确认登记,运用一体化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做到审批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实时监管”。

策划:中共江岸区委宣传部

江岸区行政审批局

撰文:陈俞 祝丽芳 刘培 周启蔓 胡文康

【编辑 谢一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