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 二七滨江国际商务区、中法半岛小镇如何从规划蓝图变为现实?近日,50余名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大三学生来到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在各项目组规划师的讲解下,“零距离”接触武汉市重点规划项目。
“武汉市近年来发展得这么快,与这些一流的规划方案密不可分。”不少同学表示,他们看好武汉的发展前景,愿意留在武汉,助力城市建设。
交流会现场,同学们向规划师提问。记者雷衎 摄
“干货满满!”一上午的交流活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林怡荧在笔记本上记得满满当当,包括武汉市主体功能区、中法半岛小镇实施模式、村庄规划、住区规划研究等七八项内容。她说回到学校后,还要反复研究。
项目分享中,她对城市更新改造规划印象深刻。她说,现在规划更加注重,走出“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的新路。“上了一堂生动的规划实践课,了解了一线规划师的工作。感觉我和他们还有不少差距,要加强学习,努力向他们看齐!”
交流会现场,同学们向规划师提问。记者雷衎 摄
林怡荧的同班同学李瑞浩听完分享,对二七滨江国际商务区这个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说,之前区域开发一般都是“先建设,再做配套、招商引资”。而这个项目采取“开发、配套同时进行”的模式,更加高效、合理。
他说,分享活动不仅让他了解到规划行业的最新动态,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这个行业的信心和决心。“更加看好武汉的发展前景,愿意以后留在武汉。”
活动现场,来自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代表也分享了在这里的科研工作经验。
据了解,本次活动也是双方“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挂牌成立后的首次交流活动。
活动合影。记者雷衎 摄
市地空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交流活动让学生们跟项目组规划师面对面交流,加快了他们成长的速度,为他们实现职业梦想提供了成长平台。后续,双方还将在科研项目、教学合作、以及人才培养上开展一系列的合作,开启产学研合作新篇章。(长江日报记者雷衎 通讯员孙佳 周颖)
【编辑:王吉欣】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