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第十九中校长:不自信的家长才爱跟“隔壁小孩”比

武汉第十九中校长:不自信的家长才爱跟“隔壁小孩”比

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校长熊建明开讲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11日讯 (记者刘嘉 通讯员李路 宋骥) 9月10日是教师节,当天,“长江日报校长读书分享会”举行了新学年的首次活动,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校长熊建明讲述了他读《生活十讲》一书的感悟。

    这是一场让人温暖、感动的分享会。开讲半小时后,暴雨突至,学校停电。黑暗之中,熊建明放下话筒,走到台前,继续侃侃而谈。现场近400名学生、家长也都安静聆听,没有人因此提前退场,仿佛回归最淳朴、本真的课堂。

    演讲中,熊建明说,当今社会有着多元的价值观,人们有了更多人生选择、成才通道。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应该少一些比较,多一些包容和自信。

价值观多元化 社会需要更多包容

    《生活十讲》中有一个片段,讲的是学生们读课本中的《正气歌》《左忠毅公逸事》等。英雄们牺牲的故事慷慨激昂,但读完后,一名学生问他的老师:“我可不可以不死?”

    这个问题也深深地触动了熊建明的内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上课时他也会经常讲到“生死”的话题,课本中的生与死,大多是崇高伟大、充满家国情怀的,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其他价值观的存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价值观多元的社会,每个人都拥有很多选择,并应该找到自己独特的定位”。

    熊建明和大家分享了十九中一位老师的故事。郭卉是十九中的一名体育老师,2010年,她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俗称骨髓)捐献志愿者。2013年6月,郭卉接到中华骨髓库打来的电话,她与上海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8月27日,从郭卉体内采集到的26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被送到患者所在医院。5个月后,郭卉得知,患者移植后第一个月反应良好,第二个月病情急转直下,已高烧昏迷近一个半月,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按照规定,志愿者两次捐髓间隔时间最少要半年,否则不利于身体恢复。但救人要紧,郭卉同意再次捐髓。她给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发短信:“如果不帮她,我心里过意不去,怕以后会有遗憾。”

    对于郭卉的义无反顾,很多人说她傻,熊建明却竖起了大拇指——“她实现了她自己独特的价值”。他认为,这个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特立独行的人,也需要大家对这样的人有更多的包容和鼓励。

成才道路多元化 不自信的家长才爱跟“隔壁小孩”比

    社会价值观多元,对人才标准的设定,也绝不仅仅只是高考成绩。学生们有了不同的成才道路,高考、留学、创业、放空游历……只要是适合的,就可以是对的。

    有很多家长喜欢比较,总觉得“隔壁的小孩比我的小孩乖”。熊建明说,这种观点其实来源于不自信。他引用书中的话,提醒现场家长:“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盈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熊建明回忆起他的一位2002届学生小李,他高考考入了中国地质大学。大学时期,因为去云南做地质考察,看到了当地破旧、简陋的小学校,决定留在云南支教两年。支教之后,小李去法国读了硕士,又回到了地大教书,现在又在美国继续深造。他的每一段人生都在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前行,做着最真实的自己。

物质空前丰富 帮孩子充盈精神世界

    前不久,有个亲戚家的小孩与父母发生了争吵,请熊建明去调解。一问才知道,原来,孩子要求父母给他买名牌球鞋,不肯穿普通球鞋。家长认为,小孩子的脚长得快,一双球鞋也穿不了多长时间,不肯买贵的。孩子却说:“如果不花钱,那还赚钱干什么?”

    《生活十讲》的作者蒋勋也曾被朋友问过,为什么家里有些旧鞋子,看上去有10年没穿了还是舍不得扔。每双鞋子都有一段记忆,蒋勋非常珍惜,也更因为经历过贫瘠的年代,才不会对物质有更多要求。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为太容易“得到”,也容易“抛弃”,孩子们的选择更多,反而越容易彷徨、痛苦。面对这些问题,熊建明建议家长们要帮孩子从书中找到答案——物质充盈,精神世界就显得弥足珍贵。他建议,学生们可以多看中国古典名著,多读神话故事,这些作品中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想象力,可以让人更加平静、从容。

【编辑:朱艳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