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重阳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佩戴茱萸的风俗,“九九”谐音“久久”,寓意吉祥长久,所以古人在这一天除了登高赏秋之外,更会为家人祈求长寿安康。祈福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采来茱萸插戴头上,或是用茱萸做成香囊佩带,寓意驱邪避祸。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以实际行动体现社区对辖区老人的关怀与牵挂。10月17日上午,武汉市逸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联合工农社区蔡树藩志愿服务队,在工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九九重阳节,浓浓社区情”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当天,我们的社工和志愿者一拿出手工香包,便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叽叽喳喳的讨论着这个应该怎么制作,应该怎么缝。待组织居民待居民签到入座后,由社工介绍节日习俗以及相关知识,以拓宽他们对节日传统文化的认识。随后,社工带领居玩《终极密码》互动游戏,增加居民之间的了解与互动。
最后,社工和志愿者们为居民分发材料包,讲解制步骤,手把手教居民做手工香包,“哎、这样好像不对啊?”“这步要怎么做?我这样做对吗?是不是要这样?”“你做的好像和图片不一样啊?”“哎哎哎,你做的很好啊,很不错!婆婆,有创意,做的真好看!”居民们一起相互学习,通力合作,最后都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香包。
活动结束后,有不少居民拿着自己的手工香包与社工合照留念,大家纷纷表示自己今天玩的很开心,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习俗,还学会了做手工香包,并祝福我们的社工活动越办越好。
此次活动得到了居民的广泛支持。不仅让居民感受到节日的快乐,更是将志愿服务深入民心,发挥了“三社联动”作用,满足居民的需要,让更多的居民感受到社区的关怀。
(作者 曹娟娟)
【编辑 高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