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老教师重走“湖北联中”西迁路,披露鲜为人知的峥嵘岁月

图为99岁高龄的“湖北联中”校友杜子才在研讨会上深情回忆 记者王震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0月23日讯(记者王震)10月25日是武汉在抗日战争中沦陷80周年的纪念日。80年前为保存湖北教育资源、守护城市文脉,武汉等地一批优质中等学校被迫西迁至湖北恩施地区,组建“湖北联中”,它被称为中国基础教育的“西南联大”。23日,武汉市老教授协会举办了“抗战时期湖北联中教育及当代价值理论研讨会”,向外界披露那段鲜为人知的峥嵘岁月。

武汉沦陷第二天日寇把江汉关的钟拨快1小时

1938年6月,当时湖北为了抢救战区学校、保存湖北教育的基础,将各类基础学校合并,组建“湖北联中”。近2万名师生员工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时3个多月迁往鄂西、鄂北后方各县,当时在恩施落脚20多所学校。

“湖北联中”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了一大批英才,如武汉大学老校长陶德麟、文史大家徐复观等。更为重要的是,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学校西迁避免了学生被日本侵略者实行奴化教育,展现了国家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据介绍,日寇“奴化”教育极为险恶,例如,在武汉沦陷的第二天,日寇就将江汉关的钟拨快了1小时,改为东京时间。一些未西迁的学校,不许悬挂中国地图,课堂上不许说中国话。

为了发掘这段尘封的历史,让后人知晓,武汉市老教授协会成立专门的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12位与“湖北联中”有渊源的武汉老教师还重走西迁路,访旧址,查资料、问故人……老教师们被当年师生们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所感动。

寻访过程中,老教师们共搜集到“联中”学生证等10多件珍贵实物,图片20多组,视频笔记10多篇。经过一年精心整理,集结成两本沉甸甸的研究书稿。

23日,抗战时期湖北联中教育及当代价值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高度评价这次寻访和课题研究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这段历史是中国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填补了抗战期间中国中等教育的空白。当年的师生大多已经逝去,但峥嵘历史与伟岸精神需要铭记。”参会的武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湖北联中”体育课不及格也要被留级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湖北联中”当时的学习生活写照。

今年92岁刘世鉴是“湖北联中”利川初级中学的校友,他说,当时除了湖北西迁来的学生,还有各地流亡而来的学生,一律公费,吃穿都由上面供应。一日三餐,早上稀饭,中晚是玉米和糙米混合的饭。每个班都有菜地,自己种菜贴补伙食,还要上山背柴。衣服是当地织的土布,用稻草灰染色。

刘世鉴还清晰记得,该初级中学校长王道隆当时在学校附近官山脚下建了一座土屋,开荒种地。当时官山有很多坟,许多师生诧异他怎敢在坟旁建屋,王道隆在屋外写下了两副楹联,其中一幅是“存心做人,何惧鬼怪;立志学稼,谢绝缙绅”,其人品之高洁可见一斑。

尽管条件艰苦,但学校的课程开得很满,每周国文课、英语课、数学课各6节。算术、代数、平面几何、动植物学、化学、物理都要学,还有体育、音乐、美术、公民等课程。学生三门功课不及格就要留级,体育课不及格也要留级,登山攀岩,砍柴背粮都是体育课的内容。当年学生们的流行歌曲就是抗战歌曲,如《松花江上》《流亡三部曲》《大刀进行曲》等,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同学们激昂的歌声。

江汉大学原党委书记、武汉市老教授协会原负责人罗友松说,专家、学者总结了“湖北联中”的精神,就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精神;“负笈远行,辗转西迁”的长征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学习精神;“共赴国难,勇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感恩精神。

【编辑:祝洁】


(作者:王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