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记录城市变迁,哪张照片里有你记忆中的鲜活武汉?

       1990年光谷广场。 朱垣 摄

        90年代初光谷广场转盘。 朱垣 摄

       2021年,日新月异的光谷广场。  谢嘉威 摄

       90年代,光谷还是一片田。新世纪以来,光谷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破旧的关山街拆迁,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光谷步行街开街,地铁2号线开通,光谷广场综合体迎来“大变身”……在摄影师朱垣的镜头里,光谷年复一年快速生长,成为今日流光溢彩的“追光之城”。

       “老武汉”李亚军的记忆来的更深刻一点。自1992年开始,他就在城市高楼间爬高上低只为求一张“视野好一点的照片”,“那时候没有无人机,只能当‘爬楼党’到处找拍摄位。”他感叹到,“关山大道变化太快了!新世界K11、保利广场、有轨电车来了……镜头里的画面越来越丰富,蛮幸运能够记录到。”

       汉口航空路,1992年10月。  李亚军 摄

       航拍汉口航空路,2022年3月10日。 李亚军 摄

       从1995年开始,朱长江用镜头记录武汉“河南棚子”的变化,那是解放大道至老汉口火车站的一片区域。时光变迁,老汉口火车站台及面前的京汉铁路,已变成宽敞的京汉大道,架空而过的城市轻轨交通列车在此飞驰;早前低矮破败的房屋也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高档住宅楼。

这些摄影爱好者一路行摄,见证武汉越来越美。

       1997年,雪后的“河南棚子”,一辆红色夏利出租车特别显眼。 朱长江 摄

       昔日的“河南棚子”被一栋栋高楼代替。 2021年朱长江 摄

       90年代初,武汉长江二桥动工兴建。开建后两年,遇到资金短缺瓶颈,新世界集团参与到建桥工程中,投入巨资使得桥梁建设顺利推进。1995年,武汉长江二桥建成通车,比“大哥”武汉长江大桥小了整整38岁。

       1993年11月,武汉长江二桥建设中。 李亚军 摄

       2021年11月武汉长江二桥。陈卓 摄

       新世界与武汉共生长三十周年摄影展自3月9日发起征集以来,迅速引发广大摄友和网友的情感共鸣,一张张充满“年代感”的老照片寄到邮箱。打开照片,就勾连起城市每个方位、每个角落昨日之美好印象与今日之巨大变迁。

       照片里写满了故事,也共鸣着武汉“每天不一样”的城市形象口号。新旧图对比里,有我们津津乐道的城市记忆。那也许是第一张新世界黑金卡带来的新鲜满足,是第一次走进新世界国贸写字楼的人生期待,是第一次搬进新世界高档小区的满心喜悦……人生能有几个30年,而新世界在刚刚好的时间里,一路陪伴武汉共成长30年。

       1995年12月,西北湖广场对面的武汉新世界百货商场。李亚军 摄

       2022年,西北湖金融街。 陈卓 摄

       深耕武汉30年,新世界将最新最国际的生活方式和先进理念带了进来,也将城市运营商肩负的使命与城市情怀尽情绽放、与城共荣。新世界作为优质的城市共建者,深度参与了武汉城市空间布局的拓展与优化,从城市基建到高品质小区打造,到城市综合体运营,助推城市功能品质与能级的不断提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新世界力量”。

       新世界与武汉共生长三十周年摄影展照片征集活动历经13天,现已从所有投稿参与作品中挑选出了17份优秀作品,将进入网络投票评选阶段。17幅作品投票通道已开启,请为你心目中的“全城最美照”投出宝贵的一票吧(每人每天可投一次,每次最少勾选5个,最多不超过10个。)

       入围投票时间:即日起—4月15日

       最终将会评选出投票数最高的2名作者获得“江城高光奖”,奖品为价值约3000元的大疆无人机一台。

       投票链接形式:

https://m241511.nofollow.axfree.mvote.cn/wxvote/2da7dffe-1049-f4cb-b120-81ecc363675b.html


       二维码形式:



       投票制作:张兵

       出品:长江日报地产传播中心

       【编辑:王吉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