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担负民兵调整改革试点,为全省民兵建设发展提供“武汉经验”

各军分区观摩人员翻阅试点人物资料   通讯员洪培舒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0月25日讯(通讯员吴星亮 洪培舒  记者董晓勋)  24至25日,来自全省13个地市州的军地领导代表近百人齐聚江城,参观由武汉市承办的湖北省民兵调整改革试点现场观摩活动试点单位。25日,武汉警备区司令员何松利大校代表全市在省民兵调整改革试点经验交流大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为全省民兵建设发展提供“武汉经验”。

据了解,这是我市第三次承担民兵调整改革试点任务,前两次分别是2000年和2010年,为全国民兵建设转型发展提供“武汉经验”。

现场观摩

我市作为科教大市、制造大市、驻军大市、军工大市,基层人民武装部设置覆盖范围较广。为积极适应省军区系统调整改革后,国防动员主业更加聚焦、后备力量建设职能更加凸现的新形势新要求,给全省民兵建设转型发展提供“武汉经验”,市委、市政府和武汉警备区坚持强军目标牵引,紧跟改革强军步伐,成立军地联合工作组深入全市39个基层人民武装部和25个社区(村)民兵连进行专题调研,全面听取意见建议、研究制定对策措施,指导全市16个不同类型基层单位开展试点先行,并遴选武昌区水果湖街、江夏区安山街、武汉石化、武汉科技大学等4个单位,分别代表武汉中心城区、远城区,以及企业、高校四个类型的基层人民武装部作为全省试点进行观摩。观摩活动中,每个试点单位职责制度统一规范、物品摆放整齐有序、装备设施完善配套,给参观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仔细观摩   通讯员洪培舒   摄

这次调整改革试点是在军改落地后,军委国防动员部作出的一项重要工作安排,也是落实新体制下国防动员系统一线指挥部、一线战斗堡垒、一线带兵人“三个一线”建设思路,蹚开了一条具有国防动员特色的基层抓建路子,为国防动员系统适应领导管理新体制、提升领导管理新质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观摩人员用手机拍照记录

试点工作主要在完善制度、创新制度、落实制度上下功夫,确保基层武装工作在规范有序、长期有效的环境中持续健康运转。针对现有政策规定对街道(乡镇)党管武装制度未作系统明确,对企事业单位、高校党管武装未作具体规定的实际,梳理双重领导、双向兼职、党委议武、任前谈话、定期述职、军事日6项制度,作为党管武装制度固化下来,做实基层党管武装的基础依托;针对工作不规范、秩序不正规等问题,建立“一图两本三表四册”,制定战备值班、资料管理等9项日常制度,健全工作例会、奖惩激励、综合保障等工作机制,确保有序运行;针对工作头绪多、人员少,制度坚持不够好的问题,将各项制度落实情况作为评价基层武装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由军地共同组织考评,推动制度落地见效。试点工作中,不少专武干部表示,基本制度完善好、坚持好,改变了以往凭感情、凭经验、凭想象的状态,开展工作更顺畅、更有力。

地市州领导在现场观摩

近年来,随着军地各项改革逐步深入,基层武装工作内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我市军地联合先后出台多个文件,不断完善组织结构建设。全市163余个街道(乡镇)人民武装部保持牌子不撤、职能不减、职数不少;13个新成立开发区的武装机构同步设置、武装工作同步延伸;23个高校武装部规范职能、规范设置、规范工作,打造高素质兵员基地;根据任务需求调整组建民兵营连3000余个、基干民兵分队780余支,民兵规模得到压减,建设质量得到提升。

手机拍照记录   通讯员洪培舒   摄

同时,积极改革创新民兵组织布局和编组模式,做到劳动力、科技力到哪里集中,民兵组织就在哪里落地生根,武装工作就在哪里延伸加强,基干民兵编兵范围扩大到各行业系统、工业园区、科研院所,为解决“有组织无兵、有兵无组织”的问题提供新思路,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和军兵种保障分队专业对口率达80%以上。

【编辑  肖月】

(作者:通讯员吴星亮 洪培舒 记者董晓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