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8月7日讯 8月4日,武汉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在全市各核酸采集点位,活跃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他们是曾在去年年初“武汉战疫”中做出突出贡献,分别获得国家、省、市抗疫表彰的战疫英雄。今年,他们再次白衣执甲,奔赴核酸采集检测的一线。
为守护人民健康,英雄大白又来了!
急行军,4天转战3地开展核酸检测
7月31日,支援红安核酸检测。
8月2日,参与沌口碧湖社区核酸采集工作。
8月4日,参与武汉市全员核酸大筛查。
8月6日,深夜接到支援鄂州核酸采样的任务,再踏征程。
武汉市第三医院护理部主任罗蔓(图中背双肩包者)连夜组织医护人员集结,奔赴核采现场。 医院供图
作为2020年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武汉市第三医院护理部主任罗蔓再次披挂上阵,连日来她忙碌的身影接连出现在红安、沌口的核采现场,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余燕子为队员清理防护物资。医院供图
和罗蔓一样,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科护士长余燕子再披“战甲”,带领医院核酸检测突击队队员,先援红安,又战沌口,再征江岸,4天转战3地开展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正如与潜在的病毒交战,时间紧任务重,队伍常在夜间“急行军”。使命在肩,他们打起十二分精神,坚决完成任务。
不停歇,跑赢病毒守住防控一线
8月5日上午,汉阳区上海府邸小区核酸检测点,一名浑身透湿的护士在树荫下快速煽动衣领,试图甩干隔离服里面的工作服。几分钟后,没等衣服干透,她又跑回采集点替换同事。这一幕,被排队等待核酸采集的居民悄然拍下。
7日一大早,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钟小锋又随大部队增援鄂州。医院供图
画面中的护士正是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钟小锋,全国卫健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身材纤弱的钟小锋语气中透着坚定:“我是一名护士,一名党员,要跑在病毒之前,守住防控一线。”
年近六旬的他像小伙子搬起大冰块。医院供图
8月4日傍晚,百步亭社区文卉苑核酸采集现场依然酷热,一批冰块运来,年近六旬的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应急队队长朱琥立即上前,搬起大冰块送到护士跟前。
组织队伍、调集物资、现场协调、搬运物品……2020年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朱琥再次临危受命,带领市精神卫生中心应急队分为四批,奔赴多个核酸采集点位。连日来,他天不亮就往医院跑,披星戴月才归家。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李顺清在进行核酸检测。 医院供图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PCR(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负责人李顺清全程参与去年“武汉战疫”,练就一双快速揪出新冠病毒的“火眼金睛”。武汉市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她带领一支平均年龄33岁的年轻技术队伍,人歇机不停,确保3小时内出检测报告。
查漏补缺,为出行不便的市民入户采样
硚口区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家庭医生罗浩为出行不便的居民上门采样。长江日报记者余丹夏 摄
8月6日,全市核酸采样进入收尾阶段,硚口区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家庭医生罗浩穿小巷、爬楼梯,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采样。
90岁的张泰福患阿尔兹海默症。采样过程中,他咬住采样棉签,并用舌头抵住,罗浩像哄孩子一样轻声示范教张泰福张嘴抬头,发出“啊——”就在老人张嘴发声的瞬间,罗浩迅速用咽拭子在老人喉部轻柔划过,迅速完成采样。
“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我作为基层党员这个时候应该站出来,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最需要的居民身边,夯实疫情防控坚强的战斗堡垒。” 在自治新村一号二单元楼栋,罗浩不到半小时跑了三户人家,连续爬了221级台阶,防护服里面衣服早已湿透。
武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熊妍为居民核酸采样。 医院供图
在米粮社区,武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熊妍和同事两人一组,挨家挨户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采样。一位老人看到熊妍,忙蹒跚着打开风扇,递上瓶装水。熊妍说,居民对全员核酸检测非常理解和支持,对上门采样的医护人员非常热情。我们也要本着为大家健康负责的态度,把核酸采样服务送到每一位居民身边。(长江日报记者武叶 王春岚 刘璇 吕所知 陈馨 柯美学 罗兰 毛茵 祁燕 通讯员罗瑶 金煦 张全录 江泓颖 陈舒 邱琼 姚祖东 郁平 刘楠 薄云娜 应述辉)
【编辑:余丽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