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区长岭街官田村陈慧君 自强打两份工丈夫病情稳定 政府帮扶让我们家缓过气来

10月25日,王华明和妻子陈慧君在饭桌上乐呵呵地聊着孩子的事儿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2日讯(记者魏娜)  4年前,陈慧君的丈夫王华明被查出尿毒症,家里失去顶梁柱。儿子即将上小学,丈夫时不时要长住医院,医药费、生活费眼看着都没有着落。

在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扶助下,陈慧君从一个家庭主妇,变成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成为丈夫的精神支柱、孩子的依靠。

如今,王华明度过了危险期,身体日渐好转,陈慧君打两份工,一家人不再依靠政府救助金生活。这家人的脸上,绽开了满足的笑容。

上午收费站做保洁,晚上餐馆当小工,月收入2500元

10月25日中午,陈慧君结束在武英高速收费站的保洁工作,匆匆往家里赶,她心里惦记着丈夫王华明的午饭。回到家,王华明已经把饭煮上,菜洗好、切好,就等着她掌勺下锅。

陈慧君每天早上天刚亮,就骑着电动车去上班,顾不得给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做早餐。懂事的儿子起床后,给自己和爸爸下了碗水饺,父子俩吃完后,手牵手去学校。

陈慧君说,之前丈夫身体太虚弱,接送孩子都离不了她。今年以来,丈夫的身体好多了,家里许多力所能及的日常事务,他都承担了下来,包括接送孩子。

中午,夫妻两人吃完饭,坐在门口晒太阳、喝茶聊天。陈慧君说,现在这样的生活状态,放在两年前,想都不敢想。

政府兜底医疗费、帮助找工作,因病致贫家庭走出困境

2014年,王华明患尿毒症后,这个原本小康的家庭陷入困境。2015年,陈慧君一家被列为黄陂区长岭街官田村的精准扶贫对象。

王华明起初在家中进行腹膜透析,一年的药费和检查费需要10万元左右,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可以报销八成左右。

一年2万元的自费支出和家庭收入断源,给这个家庭带来巨大压力。陈慧君最大的愿望,是找一份工作,让家里经济生活能良性循环。经过长岭街扶贫办多方协调,陈慧君找到一份收入不高,但上班时间灵活的工作——在高速收费站做保洁。

一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对当时的陈慧君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可此后不久,王华明的病情突变,让这个刚稳定下来的家庭雪上加霜。2016年,王华明大半时间都住在医院,并多次住进重症监护室,医院几次下病危通知书。

这一年,王华明看病用了23万元,经过新农合、低保、大病补助报销后,还有8万多元自费的缺口,全靠向亲友借款渡过难关。

本以为要背上巨额债务,政府出钱为他们买了一份补充保险,将自费部分兜底。年底陈慧君拿到补充保险报销的8万元,还清借款。

2018年起,在新农合和补充商业险的帮助下,王华明可以免押金住院,住院费由新农合与政府结算,不需要自己垫付资金看病。医疗费用的解决,让这个小家终于缓过气来。

自述>>> 陈慧君:没有政府的好政策,这个家早就散了

回想这几年,我感觉像过了一辈子!特别是2016年那一年,丈夫华明和我婆婆都想放弃,觉得花了太多钱,也不见得救得回这条命。只有我在坚持,劝他不要放弃!

“政府都没有放弃你,你为什么要放弃自己?”我在重症监护室鼓励丈夫说,“街里、村里都在想办法解决你的看病钱,政府的政策这么好,你不坚持下去,对得起谁?”

可是面对日常的艰难,我那个时候也感觉生活没盼头了。可事实上,熬过了那一年,情况真的好转了。让我喘过这口气的是村里给我撑腰,我以为那一年要欠下上十万元的外债,没想到年底政府给我们买了一份补充商业医疗保险,把我们自费的那一部分全部报销了。

我的工作是街里帮我找的,孩子上学每年有一笔助学金,也是政府帮忙联系的。有这么多人在帮我们,我们怎么能不振作起来?所以,我也要自己想办法,不能等着吃救助!

我现在打两份工,加上政府给的家庭低保救助金,一个月有差不多3000元的进账,这比王华明住院时我全天陪护,家里只出不进时的状况要好得多,我很满足!

【编辑  高阳】

(作者:记者魏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