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照料残疾邻居35年,她今天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邵桃荣正在照料黄礼和 通讯员陈建红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17日讯 18日上午,邵桃荣将赴阳逻街朝家山社区,结合自身先进事迹,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百姓宣讲,这也是她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后参加的首场宣讲。记者从新洲区获悉,邵桃荣目前已被选为区十九大精神“百姓宣讲团”重要成员。

16日傍晚,新洲区汪集街王龙村一片祥和宁静,王龙里28号简陋的农家小院内,打完零工回家的邵桃荣,正坐在自家堂屋门口陪着伯伯谈心。邵桃荣口中的伯伯,正是他们一家两代爱心接力照料35年的残疾邻居黄礼和。

邵桃荣打完零工回家陪伯伯谈心 通讯员陈建红 摄

今年79岁的黄礼和是一名下乡知青,尽管跟邵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和邵家人早已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荣荣是我抱着长大的,她这次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我很高兴、也很激动!”精神矍铄的黄礼和连连说,在他眼里,邵桃荣早已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今年正月初一晚上,黄礼和吃饭时嘴里突然出血,家人以为他被鱼骨头卡住了,连忙把他送到新洲区人民医院检查,当时门诊部都已经关门了,邵桃荣背着他到住院部楼上去就诊,经过医生检查,发现是嘴里打了个血泡,告诉他们没有什么大碍,虚惊一场。不过,在向记者回忆起这件事时,黄礼和一脸满足。“荣荣总是这么心疼我。”他开心地说道。

邵桃荣说,平时她都在外面打零工谋生,早上6点半就从家里出门,骑着摩托车到村里或隔壁村,帮村民建房子,帮忙和水泥,搬砖头。丈夫则开着一辆“麻木”车,到处帮村民拉货,还在自家20多亩鱼塘里养了鱼。只要有空在家,她都会把伯伯抱上轮椅,推着他在村里到处转转。她和丈夫出去做工的时候,伯伯就呆在屋里帮忙看家,“下午我们还没回到家,伯伯就用电饭煲把米饭帮我们煮上了。”

“伯伯跟着我们家生活了几十年,我觉得照料他都是好平常的事。”谈及自己这次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殊荣,邵桃荣觉得挺不好意思。她说,以后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得更好,多关心身边的人,用言传身教教育子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感染更多的百姓,把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的精神传承给下一代年轻人。(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陈建红 王林军)

【编辑:朱佳琪】


(作者:谭德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