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咖齐聚江城 带领千余师生“玩”数学 注解啥叫好老师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4日讯(记者向洁 通讯员张帆 鲁炳灵)让小学生当堂破解中高考考题会不会很“悲摧”?请没学过分数的低段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何谓分数会不会强人所难?2日至4日,为期三天的“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拓展性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武汉市育才小学举行,一堂堂由数学“大咖”主讲的风味独特的“拓展性课堂”不仅让学生们大呼“过瘾”,对自己刮目相看,也让来自全国各地的700余小学数学教师找到了“新坐标”,见识了什么样的教师会让学生舍不得说“再见”。

好老师“不疯魔不成活”不会照本宣科

上数学课可以玩魔术?“数学其实就是最神奇的魔术!”2日上午,湖南长沙市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国培计划”项目专家张新春通过“神奇的魔术”作引,带领武汉市育才小学六(12)班的孩子们走进了《数与形》的世界;通过“认识、理解与欣赏”体会数与形的关系,掌握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课后,张老师结合自己对数与形的所看、所思、所想,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华罗庚先生所说的“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

“不疯魔,不成活”的云南省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管尤跃则为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精彩报告。管老师以周长问题为例,立足一课多mo——一课多摸、一课多摹、一课多魔、一课多磨、一课多模等方面入手,概括了三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带给与会老师诸多借鉴之处。

“师生之间和谐共生、教学相长;教学之中主导主体、相拥相生;课堂之中动静结合、自主发展、顺应而生、顺其自然。”管尤跃认为,“人课合一”是目标、是追求、更是一种境界,也是教师价值的重要体现。

好老师懂得用生动的语言带动课堂

来自杭州的全国知名特级教师、“松儿数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刘松面对初次见面的育才小学六(4)班学生如逢故友,讲起课来谈笑风生似听海派清口,将《有序数对》这个抽象的问题,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表示位置出发,引出有序数对的概念,再将小学的“数对”拓展到中学的“坐标系”,并改编了一系列令小学生“踮踮脚,够得着”的中高考考题,让学生在“烧脑”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在数学思考中考虑问题要全面。

随后,刘松用十几张小学三年级学生关于对分数的认识与理解的漫画式答卷,向在场的老师动情而不失理性地阐述了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扩大想象空间,将形与量结合,感受大自然中的数学语言。

“这节课笑得我肚子疼,数学太有意思了,我觉得我真的可以学好数学。”六(4)班学生戚语菡说,感觉40多分钟的一节课眨个眼睛就结束了,刘老师很擅长把生硬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大家一听就懂的语言,即使我们答错了,也能很快引导我们在错误中转换思维,重新上路。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内访问学者、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徐长青在执教三年级《数学两环》一课时,自带相声技能包,灌口、翘皮话、小包袱一个接一个,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夸张的手势,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堂上通过游戏,不断制造认知的冲突,用“既……又……”“只……没……”“既不……又不……”三组关联词,将集合圈中的不同位置作了区分,让孩子们对“重叠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

“徐老师执着倡导‘快乐数学’,他带领学生走进数学,感受数学的‘玩美”(好玩和美)。整堂数学课我们时常能听到一阵阵发自内心的笑声,老师上得精彩,学生玩得尽兴,我们也听得入迷。”育才小学数学教师汪滟如是说。

好老师心目中没有笨小孩

全国知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首都“首批基础教育名家”,为“真学”而教的华应龙老师带来了新近原创的精品课《我不是笨小孩》。伴随着《笨小孩》的歌声,他引发学生思考、推动学生思维不断向更深处漫溯。学生在情境中、活动里,领悟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题试三回定能生慧”。在“投石问路”反复试错中,在笨与不笨的冲突与缠绕中,不断调整寻找到正确的方向。整节课华老师和学生们只研究了一道“师徒年龄”的问题,“世上本没有笨小孩,勤能补拙都不笨。”

“未来已来,未来的教师应该是读懂学生需求的分析师;重组课程的设计师;连接世界的策划师。”刘松称,在互联网时代,学生不会是一张白纸,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也未必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可为什么还需要老师?因为老师作为教学专业人士,能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经验的连接点,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

好老师会让学生错了也不怕

大师有大师的风范,小兵有小兵的精彩!观摩会上,武汉“黄鹤英才”名师工作室的两位成员也带来了工作室的研究成果。武汉市体育馆小学的潘莉莉老师在《条形统计图》一课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从天气情况,睡眠情况,上学方式情况中自主选择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体验感悟如何根据数据选择“一格代表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孩子们在思考、分析、质疑、对比中能有效倾听,发表独特见解,感受到了统计学的魅力。 武汉市育才小学的姜瑞欣老师在《解决问题》中,大胆对教材结构进行了重组与整合,采用题组串的形式,将一个单元中有关“倍”的解决问题串联在一起进行教学,紧扣“倍”的含义,建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

“每个孩子都可以学得很好,但不是在同一天,也不是用同一种方法。”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教育家型名校长、武汉市育才小学校长关蓓表示,数学理解是数学能力发展的基础,示范课上,几位老师都通过建构“数学模型”来加强学生的数学理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才是数学能力发展的核心。创造性教师应该不断地关注不同学生的多样性和发展性。

“学生会因为在今天的数学课里多看了数学的一眼,再也不能忘掉数学的容颜。”湖北省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教育部首批国培专家刘莉在课后点评中感慨万千,直言从华应龙老师的《我不是笨小孩》读出了 “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课的味道。华老师鼓励学生运用假设、尝试、作图等策略解决问题,不会不用怕,错了也不用怕,数学就这样在华老师的引导下发生着。学生试误的过程是实践与创新的过程,是体验创造乐趣的过程,由束手无策到柳暗花明,华老师让学生体会用“笨办法”的人其实是“聪明人”。徐长青老师选取适切的学习素材,以简约课堂教学的模式创设动感的课堂,旨在让数学简单、容易理解,同时让学生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编辑:施政】


(作者:向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