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百花奖”大赛32年长盛不衰 草根明星闪耀群众舞台

今年百花奖中,高琴创作的快板《红色担当》 张红霞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19日讯(记者林敏)江夏区的“百花奖”,全称是江夏区业余文艺创作节目“百花奖”大赛,活动始于1986年。从1986年到1995年,每年举办一次。从1997年开始隔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21届,“百花奖”已走过32年历程。

“百花奖”经久不衰,源于其最大的特点——接地气。所有的参赛节目和演员几乎全部来自群众,演绎老百姓自己的生活,因此受到百姓热烈欢迎。一般情况下,每届“百花奖的参赛节目约200个左右,大赛在4、5月份启动,经过初赛、复赛,最后进行决赛,获奖节目再进行全区公演。

“百花奖”大赛鼓励自编自演的创作节目参赛,历届创作节目的比例在70%左右。这些参演人员中,也诞生了不少江夏的本土“草根明星”,其中有演员、有编剧、有戏曲科班出身的导演……他们或曾经闪耀在舞台,或如今在台下注视,无论这些人位置如何,他们从不曾离开“百花奖。这些人将自己的青春年华挥洒在舞台上,是当之无愧的“百花奖台柱子。

“百花奖”和他们的名字缠绕在一起,互为标签。他们说,只要“百花奖在,他们就永远不会离开。

高琴:喜剧名角儿“下台”跑现场编剧


高琴正在指导小品


56岁的高琴,圈里人称“玻璃胯子”——名(明)角(脚)儿。虽戏谑,却也是真赞美,这源于高琴非凡的舞台表演实力。一脸笑嘻嘻,说话时而温言细语,时而大大咧咧。喜剧演员出身的高琴,脸上的表情似乎蕴藏着四季变化。

第一届百花奖时,25岁的高琴毛遂自荐,想参演刘木祥创作的小品《如此加油站》。那届百花奖,高琴首次登台就摘得一等奖。从此高琴与百花结缘,也与刘木祥开始长达30年的合作。

因后来患上腿疾,高琴不得不离开自己热爱的表演舞台,但不舍百花奖的她决定从演员转型成为编剧。她谦虚地说:“我还能有今天,多亏刘老师愿意带我入行,他是我的师傅。”

今年百花奖的快板《红色担当》就是高琴的作品。《红色担当》讲的是关山桥小区和城北小区作为今年武汉市重点工作红色物业的示范小区,小区来了党员大学生后,面貌大变样的故事。

为创作好《红色担当》,高琴跑了四趟小区。她一进小区就开始细心观察,听居民们的反映,跟党员大学生聊天,搜集各种资料。不光自己看,还拉着刘木祥一起跑去看小区组织的晚会,从中搜集素材。

“起初我是想做个小品,但被刘老师否了。”高琴一瘪嘴,嗔怪地朝刘木祥翻个白眼说:“都是你咧,把我作品又改好了。”说完立马变脸笑起来。高琴介绍,小品方便小切口展示一件事,而红色物业涉及的内容很多,快板的形式可以一段段地把内容表达出来,中间还穿插情景,直接带观众入戏。

高琴在表演上跻身中国曲协会员、湖北省曲协会员,她是湖北经视特约演员,曾在全国性小品大赛中表演《抢婆婆》获一等奖,《大红包》在中部六省比赛中获一等奖。“我虽不再登台表演,但现在直接培养演员,获得更多成就感。”她说。

余祖华:戏曲科班转行当编导“边玩边写”


余祖华自己上场排节目


“刘木祥和高琴合作的第一个节目《生命在于运动》,就是我导演的。”谈起百花奖,今年60岁的余祖华无不骄傲地说,只要是跟舞台相关的事,他几乎都做过。

余祖华15岁考入武昌县京剧团,科班出身。而后在文化馆、艺术团工作了15年,当演员时小品、相声、曲艺说唱、湖北慢板、哑剧、情景剧、诗朗诵、双簧、京剧、楚剧样样精通,后来又当导演和编剧。

今年余祖华为百花奖写了7个作品,去年是6个。他笑称,看样子是一年多一个,那明年就要写8个。百花奖开办以来,余祖华导演了150余个作品,《苕货买棉袄》《好人轶事》上了武汉电视台,小品《界豆姻缘》上过都市茶座栏目,表演的曲艺说唱《五个太婆夸公路》上了湖北卫视。

余祖华写剧本的特点是“边玩边写”,因是戏曲科班出身,他更能从表演的第一现场感受情节。一边比划一边构思情节,演到哪儿觉得不错,就赶紧跑到桌前记下,演绎时觉得哪里动作不流畅,或表演难以实现,又会根据舞台效果对剧本进行调整。

今年余祖华编导的一个作品叫《普法惠民》,结合司法工作,不仅展示司法人的工作日常,也借节目普及法律知识。“文艺节目的传播特别有力量,可以润物无声地深入人心。老百姓在看节目时,就能了解到很多政策知识。”他说。

百花奖让余祖华接触到很多厂矿企业的职工,这些都是他的创作源泉,目前他已收了6个徒弟。

“百花奖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给热爱文艺的群众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余祖华说,自己工作虽然在区博物馆,但还兼任两家演绎公司的艺术总监,只要心里热爱,哪里都是舞台。

朱泽民:跑遍江夏高校精选作品添活力


朱泽民


高校节目增多是今年百花奖一大亮点。给百花奖加入更多青春血液,这是有意为之。这次百花奖大赛中,朱泽民负责从江夏辖区的高校中挑选优质节目参加百花奖,同时他也是大赛的舞蹈指导老师。

朱泽民从部队退伍后就开始从事群众文化工作,1994年以后直到2012年都在从事行政执法类工作。“中间近20年时间干的事跟文艺不搭边,但我依然热爱这一行。”他介绍,重归老本行后,因自己喜爱舞蹈艺术,就开始从事舞蹈的编排指导。

在今年9月份高校开学前,朱泽民几乎都无所事事。学校开学后,他却忙得脚不沾地。“9月13日,我才召集到20多所高校的相关负责人开会筹备百花奖的高校节目,而这时区里的其他节目都准备得差不多了,给我的时间相当紧张。”朱泽民不得不连轴转,一天跑高校好几场演出。

学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并非时时有空,经常有学校趁着中午甚至晚上联系朱泽民去学校审节目,朱泽民很多次饥肠辘辘地开车赶往高校。“江夏大多高校都在庙山、藏龙岛那边,从纸坊开车过去这段车流量大,跑一次至少半小时。”他说,一个月里,自己几乎跑遍江夏所有的高校,20多所高校中18所学校参赛。有4所学校是给整台晚会让他初选。最终他从200余个高校节目中,精选出53个作品进入百花奖。

“今年百花奖大赛时间比往年推迟了一个月,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希望高校有更充分的准备时间,一方面让观众们欣赏到更有活力的节目,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区里单位学习借鉴,整体提升大赛水平。”朱泽民说,多年来百花奖作为群众艺术的舞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欣赏到优秀的文艺节目,强烈的现场感和贴近感是百花奖长盛不衰的原因。

(作者:林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