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评论员鲁珊
国务院安委会近日部署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要求深入扎实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安全”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词汇之一。不过,很多人在理解“安全生产”时,常常只想像为车间、交通、矿山、工地等重点生产场所,似乎离普通人生活不那么近。
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此次“十五条措施”中就明确了一些新经济、交叉领域中的安全责任主体。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涌动,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新应用层出不穷,催生新的生产要素,带来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安全考验也随之而至。进一步说,在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和数据安全存在于包括工业生产、能源、交通、医疗、金融以及城市和社会治理各种场景,如此广大的“云端”,当然需要织牢织密安全生产网络。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一切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安全生产就应从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劳动权考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社会生产的主体是人,保障安全生产就是保护人民切身利益和基本权益。因此,安全生产贯穿于人们生产、生活各类活动中,体现在城市发展、社会运行、生态建设等各方面。发展是安全的保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与安全如影随形。这就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不但要以有效措施筑牢安全底线,也要以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
正因为安全生产不只在车间,还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人人参与。比如,自觉遵守事关安全的各项规定,积极响应和配合有关政策,做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责任人,都是为全社会安全生产贡献一份力。
【编辑:郑晓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