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这玩意儿也能叫艺术?! | 读书头条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昆斯作品《宠物狗》


徐汇区艺术装置·纽约小便池事件

就在这两天,上海刚刚爆发了一场“街头装置艺术之争”。

徐汇区打造了一个为期一周的“落叶不扫徐汇环保之旅”,利用落叶、枯枝、泥土、石头等元素创作出12组装置艺术作品,比如挂在梧桐树上的大型红叶,以落叶等材料制成的长城、骆驼和酒壶、缠绕大树的紫色玫瑰以及孔雀、人物雕塑等,在街道上展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遗存和传说。

然后有人叫好有人质疑。有市民说,超大的假花,塑料的红叶,惊悚的异域舞娘,实在是太丑了。

但是也有网友称,审美教育这一块国人太缺失了。

这种争议也经常发生在美术馆、电影院、书店,可以概括为——甲:那是艺术,你们看不懂。乙:什么?那玩意儿也能叫艺术?!

好吧,我们先把争议放一边,来看看《为什么那是艺术》;看过后就会明白,这种争议早在1917年就正式爆发了,而且是可以有“解”的。

1917年发生了什么事?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十月革命爆发…… 那一年2月,在纽约,已经成名的艺术家马塞尔·杜尚从商店买了一个小便池,命名为《泉》,签上另一个名字,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但未获准。

2005年,这个小便池被全球500位重要的艺术界权威人士评为对艺术史影响最大的作品。

简单来说,杜尚此举,至少在3个方面发出了疑问:(1)本体论意义上,何为艺术?(2)认识论意义上,我们如何知道某件物品是否是艺术?(3)体制意义上,谁来决定何为艺术?

用一个小便器在3个方向上开了大大的脑洞,杜尚确实改变了规则、影响了艺术世界,说是艺术史里程碑并不为过。

《为什么那是艺术》从“小便池事件”说起,梳理了各家各派的艺术哲学和理论,解说那些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

比如,1999年纽约布鲁克林艺术博物馆展出了一幅画,时任纽约市长觉得那幅画是“病态的”,因此发出威胁,如果博物馆拒绝撤下那幅画,他将扣下市政府给予博物馆的720万美元年度经营运营预算,之前许诺的2000万美元建筑修缮款也要泡汤,他还要解散博物馆管理局,收回建筑物。

《为什么那是艺术》指出,这种内容审查,其实可以溯源到柏拉图。柏拉图认为简单而不完美的模仿,常常带来错误的认知;他还认为艺术能够在情绪上带动人们,而且常常会折损人们清楚思考、吸收真知和行善的能力。也就是说,对于一个道德败坏行为的生动描绘,可能会影响观众,以同样不道德的方式行事。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这样的体验是好的,因为它让人的反社会倾向获得代偿和满足,从而降低人们“真的这么干”的可能性。

《为什么那是艺术》同样冷静地指出,很多为恐怖影片、暴力电游辩护的人,正是秉持着这种逻辑。

难得的是,《为什么那是艺术》并不“站队”,作者运用了写实主义、表现主义、形式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来评判艺术,把各个流派的长短利弊都展示了一番,让读者自行“取用”;作者放弃了高深莫测的学院派语言,说的净是些“人话”。

有些自称为艺术品的事物,其实是可疑的

《为什么那是艺术》的作者巴雷特,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他有一个名叫彼得的医生朋友。彼得曾经指着一件著名雕塑作品——封装在透明甲醛箱里的一剖为二的奶牛——质疑巴雷特,为什么这些东西是艺术。在彼得看来,这些东西像是他在读医学院预科时接触到的解剖标本。

巴雷特写道:彼得言辞中隐含了一种指责——那个雕塑家不过是在玩弄我们。

何止是一剖为二的奶牛!有些当代艺术品不仅是挑战文化底线,而且是挑战生理极限。

有人拍摄了各种粪便照片,并以“shit”来命名;有人弄来13个1吨重的雪球放在伦敦街头,拍摄消融过程;有雕塑家反复使用“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素材,狼一会儿成了女孩的伙伴,一时又变身高贵动物,再一时干脆让小红帽脸上长出狼毛;有人把5吨铝块刷上各种颜色,像橡皮泥一样堆叠在一起;还有人画了一支烟斗,然后命名《这不是一支烟斗》;另有人画了一堆色块、点和线条,然后命名《乔治去巴恩斯霍尔游泳,但天气太凉》……

这些玩意儿也能叫艺术?!

这些都被艺术圈承认为艺术,有评论家分析,有美术馆收藏,有人追捧。而在巴雷特教授看来,关键是不要再“以艺术为尊”。

巴雷特写道,像他那位朋友彼得一样,人们时常不带任何保留地认为“艺术”即是“好的艺术”,甚至于是“伟大艺术”,当人们说“那是一件艺术作品”时,指的是那件物品当得起“艺术的荣耀”。

必须要说的是,在汉语里,“艺术”就是个褒义词,基本上不会有“平庸艺术”“坏艺术”“卑贱艺术”“恶俗艺术”这种说法;所以,“以艺术为尊”,在汉语文化圈是特别吃得开的;有一些“吃艺术饭”的人会特别喜欢这样,这碗饭因此更好吃。

然而,只有走出“以艺术为尊”之门,意识到那些自称为艺术圈子的家伙、那些自称为艺术品的书/电影/绘画/雕塑/音乐/装置,其实是可疑的、可批评的,“我”才可以看到更多、更真实。

不要问“那是不是艺术”,而要问是不是好作品

只要走出“以艺术为尊”这扇门,便会豁然开朗。巴雷特教授指出,不必纠结于“那是不是艺术”“为什么那是艺术”,人们只需回答一个问题“在那个门类里,那是不是好的作品”。

就以昆斯的作品《宠物狗》为例,这个12米高的装置由不锈钢、泥土、土工织物、内灌系统及上千盆开花植物构成,在很多地方展出过。很多批评家认为此物过于甜美、媚俗,那么这是艺术吗?

昆斯出身华尔街交易员,赚了钱之后投身艺术,他毫不讳言希望商业成功,用打广告的形式为自己的作品造势。他本人在谈及这个作品时说,《宠物狗》向所有人传达爱、温暖和快乐。

这份立意当然不坏,但也似乎无甚高明。如果说这是艺术,那么公园里每年菊展、花展上的拼图,也是艺术咯?或者说,因为这个够大、展出的地方够档次,作者也比较有名,于是就成了艺术?

那么用巴雷特教授的办法来试试吧,让我们问自己,在“摆放植物构成造型”的门类里面,这是不是一件好的作品?

我相信,这个问题,比起“它是不是艺术”,更逼近真实。

【记者手记】

回到上海那场争议

我是不是忘记说了,上海那场街头艺术的争议,已经有了结果?

“由于作品的呈现引发争议,并且部分装置作品跟落叶元素关系不大,制作也不够美观,和街区历史风貌匹配度不高,11月25日,部分展品已经开始撤展。据悉,策展团队进行了调整,并表示将紧紧围绕落叶秋景主题,展现自然落叶,为市民带来更好的视觉感受,凸显历史风貌保护区的气质和精神,为市民呈现出原生态的深秋景致。记者来到了复兴西路展示路段,发现在网络上引起争议的孔雀、玫瑰花以及人物雕塑已经悄然消失,整个路面只剩梧桐叶为主的装置艺术。”

管理者反应够快,这种行政上的明快处置,其实暗合了巴雷特教授的主张。他们没有陷入“这是艺术”“这算什么艺术”的争执,而是直接考虑“是不是好的作品”,然后拿掉了争议最大或者说“最丑”的那部分。

话说,巴雷特教授怎么想出这一招的呢?

他有5个外甥,从小到大,他们总在拿一些漫画书、小玩偶为难这个艺术学家舅舅,比如“这是艺术吗?”“为什么那玩意儿是艺术呢?”“谁说这是艺术?”

巴雷特教授答不胜答,于是告诉他们,是不是艺术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那是不是好的艺术。最终,教授把问题改为“这件小兵人和其他小兵人比比看会是怎样?”“这本漫画书比那一本要好看吗?为何你要这样认为?”他成功地把问题抛给了外甥们,自己不用再给出答案。

这本厚达500多页的大书,正是源于这种对付孩子的狡猾——教授称之为“质疑艺术的纯朴天真精神”。



《为什么那是艺术》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编辑:叶军】

(作者:记者李煦 编辑叶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