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社评:包装外教的歪风该刹一刹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于泽

近日有媒体报道,时下国内一些培训机构热衷聘用外教,而外教中大部分属“无证上岗”,有的是来华旅游“顺便”兼职当老师,有的由机构作伪“包装”成英、美、加等国人士。事实上包装“外教”已发育出一龙条作假产业。而一些早教幼教机构也是知假用假,甚至引入外佣为“外教”,而收费也成倍提高。

这虽然只是一种看似平和无害的现象,但说它无害是假,决不可等闲视之。据相关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英语培训行业市场规模约1042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2200亿元。无数的家长被卷入,也包括成千上万婴幼儿童。英语早教市场若乱,损害的也是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早教市场不属于国民教育范畴,但它的教育属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育人”,必须符合基本的教育伦理。己身不正,无以立人。作为早教幼教机构,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而且分享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早教机构只看重外籍身份,其他别无门槛,一是误人子弟,二是骗人钱财。多年以后,当这些孩子已经长大,蓦然回首幼时经历的早教,他们会作何感想,这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被包装的外教在各地大行其道,缘于巨大的市场需要,而根子还是一些家长对外教的偏信。现在中国人富起来了,希望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包括学好一门外语,大家情同此心。但学外语是不是要从一两岁开始?很多专家不赞成这种做法。即使接受早教,也不是外教就一定比国内师资教学效果好。一听说早教机构有外教就肃然起敬,本身还是一种心态误区。

英语早教需要来一场对洋教师的“祛魅”,但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关注并加强监管。有人认为,早教是纯市场领域,外教乱象要靠市场自身来净化。这恐怕是一种误解。任何市场都不是法外之地。市场内含法治,没有监管,市场就会在规则缺失的情况下成为“丛林社会”。

这种现象,深挖下去,其实是各种违法甚至涉嫌犯罪。按照我国法律,外国人来华从事教学工作,必须持有外国人工作证,国籍是母语为英语国家,还必须有本科以上学历、两年相关工作经验。早教机构聘外教也要取得资质,以虚假包装搞外教营销,则涉嫌虚假宣传,也涉嫌双重违法。

把早教市场管好了,可以说是一项“民生工程”。早教机构虚假包装外教,本身已经损害到受教育孩子及其家长的利益。这种乱象也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国内多次发生早教机构容留外国性侵儿童犯罪嫌疑人的事。加强监管,实际上是为社会“排雷”。

早教机构本身也要正心诚意,坚守教育伦理,优质早教服务赢得社会信赖。中国早教市场广阔,但只有优质早教供给能赢得市场、赢得未来。虚假包装能够得逞于一时,却终非长远之计。要么创一个以正规外教为特色的品牌,否则还不如立足国内师资,用口碑作号召。

【编辑 华智超】

(作者:杨于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