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史•// 恐水症并不是不喜欢洗澡

    文/沈辛成

打狂犬疫苗

    狂犬病在英语世界有个旧名,叫做“恐水症”(Hydrophobia)。听这个名字你可能以为,这是人被疯狗咬了之后,行为也变得像狗,所以看到水就害怕,就像家养的宠物不喜欢洗澡一样,其实恐水症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要比这可怕的多。之所以被称作恐水症,是因为人感染狂犬病毒之后,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就是恐水。恐水表现在当病人试图饮水时,咽喉肌肉会发生严重的痉挛,因此水刚刚入口就会被吐出。有的病人甚至单是看见一杯水,或者听见流水滴水的声音,也会引发痉挛。由于无法饮水,加上高烧大量出汗,中期狂犬病患会出现脱水,危及生命。

    恐水,乃是狂犬病毒的一种巧妙的机能设计。狂犬病毒在被感染人与动物的唾液中含量极高,这是它传播的主要方式,这也是为什么被狂犬病毒感染的狗会一直流口水。从病毒的角度来说,为了让传染更有效率,最要紧的就是保持唾液中的病毒浓度,这样咬一口就能传染一个。让病患畏惧进水,避之不及,这样一来,病毒的浓度不会被稀释,狂犬病患相当于是一杆上了膛的枪,能在病患还能活动的时候造成最大程度的传播。我们今天生活在公共卫生管理健全的大都市里,狂犬病的恐怖已从记忆中褪去,然而狂犬病在世界范围内仍然非常常见,尤其多见于经济不发达地区,那里不但人与野生动物的接触机会更为频繁,医疗条件也不如人意,预防和治疗狂犬病所需的疫苗仍然时常紧缺。

    狂犬病并非没有控制的办法,如果被动物咬伤之后,迅速就医,仔细清理创口,打上一针狂犬疫苗,便能强化人体自身免疫,基本保全性命。但是,不少患者是被咬后数周,等到出现典型症状了,才意识到被感染,这个时候基本已无药可救,医院多半只能将病人绑缚在床上,眼睁睁看他痛苦死去。狂犬病毒繁殖从伤口到周围神经系统再到中枢神经系统需要一段时间,这是所谓的潜伏期。到中期,狂犬病人极其痛苦,由于病毒侵袭脑部,病人会神志不清,肢体严重抽搐,出现大吼和自残的激烈动作。最为猛烈的中期度过后,病患进入瘫痪期,缺水加上神经系统完全被摧毁,最终导致全身器官衰竭,随即死亡。从中期症状激烈显现到末期病人死亡,往往只有几天的工夫,在此期间基本没有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因此死亡率极高。在十九世纪拥挤肮脏的欧洲城市,疯狗常见于街巷中,狂犬病虽然一直与人类文明史相伴,却从未为害如此之广,即便是在开埠不久的上海,“恐水症”的记载也频现于公共租界的市政记录中。

    正因为如此,狂犬疫苗于1885年的诞生才更显得至关重要。1885年夏天,巴黎街头一个名为约瑟夫∙麦斯特的九岁男童被一条疯狗咬伤,其家人将小麦斯特送到了路易∙巴斯德的诊所。巴斯德是当时欧洲正在兴起的细菌理论学说的领军人物,受法国农业部之托,他此前已经受天花疫苗的启发,制作出了牛炭疽和鸡霍乱的疫苗,挽救了命悬一线的法国畜牧业。小麦斯特受伤前后,他正在进行试验,用因狂犬病致死的兔子的脊柱神经培养病毒,并将其暴露于空气中放上几天,使病毒活性减弱,再注射于狗身上,使其获得对狂犬病毒的免疫能力。但是将疫苗用在人的身上,则是伦理上巨大的挑战。鉴于小麦斯特不治疗必死无疑,巴斯德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和同行咨询之后,于7月6日为病童注射了疫苗,成功预防了狂犬病发作,这个日子随即被载入史册。

今天我们所熟悉的狼人、僵尸、吸血鬼等电影题材,基本上都是狂犬病给与的灵感。可叹的是,当发达国家的人们将曾经的绝症幻化成没事吓吓自己的休闲娱乐时,经济不发达里数以亿计的人们仍然生活在狂犬病的阴影之下,看着亲人症状爆发受尽折磨致死却无计可施。如今如果我要说狂犬病仍然是少数人类无法根治的疾病之一,此刻读报的你,又会信几分呢?

沈辛成

沈辛成 主播,策展人,唱作人,著有《纽约无人是客》。【编辑:袁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