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研学活动让学生“实践出真知”
黄陂六中党员赴辛亥革命第一村蔡济民故居瞻仰革命烈士,开展支部活动
多元艺术活动让学生拥有放飞个性的舞台
武汉市黄陂区第六中学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黄陂县师范学校,为黄陂培养了上万名优秀教师,素有“黄陂教师摇篮”之称。自1999年改为高级中学后,承袭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优越的办学条件,以规范与特色并重、普及与个性同求,用自己的奋斗写就“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灿烂华章。
五星党员教师率先垂范 “互联网+”走出党建创新路
今年高考分数公布后,跨越式的进步让黄陂六中士气大涨。无论是高分人数还是上线率,都实现历史性的飞跃。对六中师生们来说,获得这个成绩并不容易。本届高三起点低、压力大、任务重,最终能取得优秀成绩,离不开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高三教学组。
黄陂六中校长熊普俊表示,学校非常注重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一再强调,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高三年级组以党员干部为核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建抓队伍建设,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来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最终实现了高考成绩的显著提高。
黄陂六中党建工作历来是黄陂区校园党建的一张名片,其先进做法曾入选武汉市十佳基层党建创新项目案例。学校不仅积极开展主题活动,更创新性地利用“互联网+”网络平台,巧用互联网努力开辟网络阵地,不断创新党建模式。
一方面,学校创新党务管理,开展在线党支部活动,开设“党建工作”专栏,对学校党总支日常教育与管理、民主评议、党组织生活等进行全程信息化管理,使党务工作信息化、规范化、无纸化和生态化。
另一方面,搭建“互联网+”平台,创新学习载体和组织生活。例如将党组织生活搬进“互联网+”平台,定期推送党章、党史知识,借助“黄陂六中教师微信群”及学校各层面互联网工作平台,提高党建工作的透明度,增强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力度等,使组织生活互动化。
通过“互联网+”创新党建工作,促进了互联网与学校党建工作实现融合性、实用性、自主性和互动性,显著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党员教师们通过抓党建、抓学习两条线拧成一股绳,用党建促教学,以教学带党建,实现跨越式发展。
科研指导实践让课堂更高效 勇于改革助力优质教学
走进黄陂六中,浓郁的育人氛围迎面而来,处处展现着包容与和谐。学校建立起了“以发展为核心、以政治为保障、以环保为底色、以特色为支点、以活动为抓手”的学校文化建设体系,成为莘莘学子求学成才和辛勤园丁施展才华的理想殿堂。
全面实施课程计划,确保课程落实;在确保常规课程有序展开的前提下,全校成立了100多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涉及20多个学科共200多个课题的研究,并选取了《有关高中生信件问题的讨论》《怎样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等18个课题为示范研究课题,收到研究性课题报告100余份,研究性学习论文300余份。2013年获武汉市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先进学校。
因材施教,切实加强分层教学,注重“扬长教育”;学校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特点,遵循因材施教的规律,注重不同学生教学的目标分层、作业分层、训练分层、检测考试分层,从而让能力较强、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进一步发挥专长,让发展相对滞后的学生能得到专项指导,不断进步。
打造先进教师队伍,为质量提升提供保障;开展校本研修日活动,进行集体备课,引发教师“头脑风暴”,打磨授课技术;鼓励经验丰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让“师徒对子”合作教学、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为教师成名成才架设台阶,聘请名师来校开设讲座、举办研讨班、组织专题对话、与本校教师结成合作共同体,不断引领教师进步;为教师创设登台亮相、脱颖而出的舞台,大力支持教师参与各类课题研究,为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提供资源保障。
搭建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学校重建了“党员职工活动中心”和“教职工之家”,大力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师生文化生活。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校园文化艺术节、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征文比赛、校园歌手大赛、师生员工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师生喜闻乐见的创建活动。
擦亮体艺特色育人品牌 为学生提供多元成才通道
2018年9月,由黄陂六中学子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舞台剧《莫负今朝》,在武汉市第十二届学校艺术节优秀文艺节目展演中获得戏剧类一等奖,学生们将创新思维与艺术技法相结合,精彩节目让现场掌声不断。
作为武汉市体艺特色学校,黄陂六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艺术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将群众性普及型教育和精英型选拔型教育培养相结合,使学校的体艺教育做到“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特长”。
学校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坚持“两脚走,两手抓”,即围绕新课改走素质教育之路,一手抓艺体活动,一手抓艺体课堂,相得益彰,围绕新高考走出了一条特色崛起之路。
立足课堂教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规范开设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开足课时,并创新性地开展音乐鉴赏、诗画赏析、书法品鉴、各类小规模的体育训练和对抗赛等,让学生把文化课学习和体艺类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又陶冶了性情,发展了专长。
开发校本课程,在各学科渗透体艺教育的基础上,组织编写适合本地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如《五环人生》《笔墨丹青》《琴瑟和鸣》,并将音、体、美课程列入期末考查和毕业考核,引导学生将锻炼强健体魄和塑造完美心灵结合起来。
认真组织课外活动,学校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开办了合唱、舞蹈、器乐、工艺美术、书法、武术操、戏曲操、啦啦操等兴趣小组,并拥有学校自己的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合唱队、打击乐队、舞蹈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成长和成功的快乐。
在音、体、美特长生的培训和管理上,学校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从高一到高三均开设有特长生培训班,进行长期系统的正规训练;且专业课的培训全部在课余时间进行,做到提升专业技能和增长文化素养两不误。
近年来,学校不仅校园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高考一批本科艺体生的上线人数也远远超过纯文纯理的学生。学校音体美特长生在高考中均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数百名体艺特长生考入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特色社团更是硕果累累,如创客社团荣获湖北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大赛二等奖,运动队多次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位列三甲,美术社团、音乐社团的成员多次参加市艺术小人才比赛,并摘得一等奖。
多年的积累和发展,让黄陂六中逐渐成长为一所质量与特色兼顾发展的优质高中,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在奋进超越的征途中,六中团队将一如既往,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在加快培养创新人才中,完成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实现教育事业的时代价值。
撰文:陈晓彤 邱自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