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有个“天使投资人”,今年收获了最高一笔回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9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李铮 李扬)3年里见了371个团队,最终投出去250多笔,今年即获得最高一笔回报,股权增值高达17.6倍。最关键的是,投资九成都投给了硕博士以上创业团队。12月6日,长江日报记者在光谷找到了这位勤快又明智的“资本点金手”——“光谷人才基金”。

成为企业“点金手”

投下的3年初创企业估值已近亿元

对于初创企业,3年是个坎,更何况格外“烧钱”的生物医药产业。但武汉瀚海新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活了下来,企业起步,政府“撑腰”。


师从英国皇家院士、回国后又进了高校教书,瀚海新酶创始人杨广宇2015年来到武汉时,创业履历上还是空白。2015年,他入选第八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并幸运地成为“光谷人才基金”试水者,以生化诊断、免疫诊断等细分领域的特种酶作为创业方向。

这一年,光谷设立总规模11亿元的“光谷人才基金”,其中近半都用于投资处于天使期和创业期的人才企业,可谓是光谷最大的“天使投资人”。

瀚海新酶副总经理及技术总监谢渊博士介绍,拿到100万元的股权投资和100万政府补助后,马上用于企业运营,还收获不少“附加值”:“后期在企业厂房租赁、法律服务及各种申报方面,都非常顺畅”。今年,在10份来自社会资本的投资意向中,瀚海新酶获两家外地投资机构1500万元pre-A轮融资,目前投后估值8800万元,而最初投以“慧眼”的光谷人才创业基金,所持股权增值17.6倍。

“尽管对于需要高投入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企业来说,政府基金远不够’续命’,但就像资本寒冬里一点星火,或能燎原”,谢渊说。据介绍,变“喂水解渴”到“引水建塘”后,政府基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效果的确不错,已有25个项目获得了社会资本投资,切实帮助了民营企业开源。

成为战略新兴产业“探路者”

所投企业迅速成长为“瞪羚”甚或准“独角兽”

用卫星种庄稼不算神奇,你想贴近至1公里距离、去观察人家地里水稻的长势、产量、地温?没问题!全球16个国家,您点着来!

这家做“农情遥感解译”的珈和科技,创始人冷伟,是武大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硕士毕业生。早在2016年,光谷人才基金就投给了这家上天“种地”的企业。今年,他们获得了中科院背景的国科嘉和基金数千万元A轮投资,跟其一路成长的光谷人才基金继续跟投。

这家企业仅今年上半年营收,便已超过去年全年,成为“光谷高科技高成长20强”,并成为光谷“瞪羚企业”,冷伟还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光谷人才基金投资人潘勇介绍,基金重点关注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以及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显示、新网络经济等新兴产业中的创业创新人才企业,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尤为敏锐。

经过三年培育和跟踪管理,250多家所投人才企业中,部分企业经营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光谷“瞪羚企业”,甚或准“独角兽”。

做市场决策者身后的战略投资人

9年18亿元寻到6000多“千里马”团队

东湖高新区招才局负责人介绍,光谷人才基金是依托东湖高新区“3551光谷人才计划”而设立的,它将以往对人才企业单纯的“无偿资助”模式,改为“无偿支持+股权投资”模式。一方面是希望能对人才企业有更大力度的支持,另一方面,希望光谷人才基金通过自身优质资源、和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帮助初创企业形成规范的治理结构和财务制度,为日后进入资本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这是市场、政府、社会三方一次美好的合作,政府对产业类型给出了定义,端出3551人才的优质项目库,而社会资本保障资金,市场则用敏锐的嗅觉参与判断”,潘勇说,250多个项目,都有专员跟踪。

据了解,包括光谷人才基金在内,9年内,中国光谷已累计投入18.2亿元人才专项资金,集聚4名诺奖得主、58名中外院士、397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82名湖北省级高层次人才、1701名“3551光谷人才计划,汇聚了海内外6000多个高层次人才团队,锐科激光、明德生物、安翰光电等“3551”企业分别成功上市或跻身独角兽。

【编辑:祝洁】

(作者:李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