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历时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东方IC供图

长江日报讯(记者 高萌)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至此,我国已有11份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24日晚,负责起草此次申请文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他透露,甲骨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历经7年,期盼已久,如今成功入选,这是文化自信,是民族骄傲。“多年来的努力成为现实,顷令我等中华儿女倍感欣喜,思绪如涌,中国的甲骨文成了世界的甲骨文”。

甲骨文研究事关文化传承

成功入选有助提升文化自信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还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

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甲骨文既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世界记忆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旗舰项目,创建于1997年,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进行抢救,并加强保护和利用,提高全世界对文献遗产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对于国际社会了解和认识甲骨文及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于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期盼7年终于圆梦

申报先“闯”四道关文本就有好几万字

2013年7月,宋镇豪受国家档案局协同国家文物局委托,负责起草“甲骨文申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与“甲骨文申报世界记忆国际名录”两个中英文申请文本。

他透露,早在2006年8月,在河南安阳“庆祝殷墟申遗成功及YH127坑发现79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吁请国家立项,启动甲骨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0年5月21日,全国古籍保护中心专门召开甲骨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专家座谈会,正式确定国家档案局为申报归口管理单位,适时启动申报程序。

“申报需要以一位专家学者的名义申报。”宋镇豪说,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由于长期深入从事甲骨文研究,我对它太熟悉了,它的特殊性、权威性、现状、来龙去脉,以及有哪些法律法规等保护措施,我了如指掌。”毫无争议,宋镇豪接受了相关部门的任务委托。

在起草申请文本时,宋镇豪严格按要求“闯”了四道关:首先,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指南》及《文献遗产保护总方针》,对甲骨文申报的各项准则作深入分析;接着,论证甲骨文申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为确保珍贵的甲骨文遗产和档案资料得到保护和传播,提交了明确真实而权威的申报理由;最后,提交申报纸本与数字化文本及所需配套资料,加起来好几万字。

2016年,又增补了申报图文材料。2017年,在教育部等相关部委的积极推动下,甲骨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咨询、一系列实地考察、初审、终审,最终入选。

以11家机构珍藏的93000片甲骨文为申报主体

宋镇豪介绍,甲骨文自1899年发现,近120年来先后出土约15万片以上,流散为世界近百处藏家收藏:其中中国大陆10多万片,台湾地区3万多片,此外日、加、英等14个国家约2万多片。

在宋镇豪看来,甲骨文是寻绎中国思想之渊薮,是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之由来、特质、品格与演绎渊源的最真实的素材。

甲骨文刻辞载体主要是牛肩胛骨和龟甲,也包括其他动物的骨骼。商王、贵妇、王室成员、卜官、地方要员等殷商王朝特殊人群以特有的占卜文例形式或记事文例形式,在龟甲兽骨上写刻下贯以他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信仰追求的居常生活事象;记下真实存在的商王室谱系等。

他透露,甲骨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考古所、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山东博物馆、旅顺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等11家珍藏的约93000片甲骨文为申报主体。

宋镇豪认为,如今,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不是目的,而是开始,对负责甲骨文物安全、保管和保护的机构具有正面促动意义与监督作用。

【编辑:祝洁】

(作者:高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