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为民谋福祉 守初心改善汉阳民生 四十年民生发展的“破”与“立”

晨练  陈绍良  摄

40年·理念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40年·数读

1995年,全区共有161家卫生机构,2469名卫生技术人员,958张病床;2017年,全区拥有各类注册卫生机构312个,其中医院19个,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站)59个,拥有病床3691张,卫生技术人员4254人

汉阳区现有各类养老设施96处,汉阳区社会福利院被评为四星级养老院,位居全市12家四星级第一。养老床位共计4235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37.7张

“十一五”期间,汉阳区新建义务教育学校3所,改扩建16所,完成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9所,校均学生规模由703人提高至818人。“十二五”时期,新改扩建义务段学校6所,完成18所公办小学标准化建设,义务段学校平均规模由818人提高至1007人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

改革开放以来,汉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锐意改革,不断打破传统观念、体制的束缚,立足汉阳区情,始终把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顶层设计,出台系列民生政策;抓好落实,为群众做好每一件实事。在武汉市第二批基层作风巡查第四组和市营商环境专项巡查第四组的指导帮助下,以创业就业创造幸福,以发展成就幸福,以安全保障巩固幸福,以公平公正促进幸福,人民幸福感日益提高。

改革红利人人共享。改革开放以来,汉阳始终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托民生,确保每年财政收入6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福祉。“十二五”时期,汉阳区民生投入累计突破130亿元;全面落实创业就业政策,实现“零就业”动态消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增速跑赢GDP;社保参保实现全覆盖;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不断完善,全市最高标准的区社会福利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创建12个市级老年宜居社区,初步形成“10分钟养老服务圈”;调整优化住房保障政策,居民人均住房较“十一五”提高20%以上。人民群众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娱有所乐,切实共享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汉阳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从“十一五”到“十二五”,汉阳区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新建、扩建义务教育学校数量不断攀升,义务段学校校均学生规模大幅提升;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教师队伍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全面提升,“十一五”以来,共培养1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0名省特级教师、57名市学科带头人、56名市优秀青年教师、111名区学科带头人、100名区优秀青年教师。2017年,全区高考重本率首次突破50%大关,高考综合排名全市第三。汉阳教育事业向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卫生事业高速提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汉阳卫生事业获得高速发展。基础建设突飞猛进,全区卫生机构的数量,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人数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医疗服务不断提档升级。汉阳区勇立卫生改革潮头,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降低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为目标,全市首创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医联体模式,已在全国推广;卫生体系不断建全完善。基本形成以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大队为龙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基础,私营卫生机构为补充的区、街道、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始终坚持把疾病防控、妇女儿童保健、食品卫生等工作放在医疗卫生工作的最前面,有力保障了全区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了全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的大幅增长。

一场特殊的约见

人大代表依法约见 民生难题不再难解

人大代表约见活动现场

6月13日,区房管局局长带领房屋安全管理站负责人以及白蚁防治技术专班来到琴断口街七里一村社区,与区人大代表、社区书记孙睿华一道现场勘察蚁患,商讨白蚁防治方案,拟定整改计划。这是汉阳区人大常委会首次采取代表约见的形式督办后,令人欣喜的一幕。

汉阳区部分老旧住宅小区每到春夏季节来临,社区居民家中就会出现大量白蚁活动,群众苦不堪严。

白蚁问题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广泛关注。在2017年年底的区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多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建议,建议政府从全局出发,逐年逐步解决老旧小区白蚁问题。

2018年已至年中,此建议案办理进度如何?代表们十分关心。琴断口街代表组按照新出台的《汉阳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办法》,向汉阳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申请,要求约见区房管部门负责人。区人大常委会按照《约见办法》拟定了约见程序,安排城环委、代工委共同组织约见活动。同时,也明确要求区房管局做好约见准备。

6月8日,在区人大常委会的主持下,一场别开生面的“约见会”在琴断口街举行。这在汉阳区,尚属首次。会上,双方围绕白蚁问题展开了交流。

区房管局领导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释说明,并作出公开承诺。一方面针对可能爆发白蚁的重点小区采取应急措施;另一方面,将白蚁整治工作与落实市政府关于D级危房全面消危三年治理计划相结合,为辖区人民房屋安全保驾护航;同时加大白蚁整治宣传力度,逐渐形成“共管共治”的良好局面。

会后,参会人大代表和区房管局领导都颇多感慨。约见会上多个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听取意见建议;会后,还再三登门征求意见,千方百计办好代表约见事项,选民的呼声得到重视。

区房管局领导则认为,参加约见活动,与人大代表互相交流,倾听民意,了解民情,接受监督,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向群众展示出政府部门的人大意识、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

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通过推进选区代表工作室全覆盖贴近民心,常态化开展代表接待选民广纳民情,强化闭会期间建议办理回应民声,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热难点问题。2018年,区人大常委会又以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作为重点工作予以推进,在5月正式出台《汉阳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办法》,进一步拓展人大督办民意新途径。

一项惠及民生的工程

协商民主进社区政协委员在身边

协商民主日,社区群众踊跃发言

从2011年起,江汉二桥知音西村102栋的住户们饱受用水难题困扰,多年未能解决。在区政协“235幸福工程”帮助下,老百姓的民生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人人喜笑颜开,该工程也被誉为全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样板。

江汉二桥知音西村102栋704室80岁的王苇玉婆婆从2011年起就视过夏天为劫难,因为这年开始,5楼以上200多户居民用水就很困难了。联系该村的政协委员们调查发现,此事背后的问题很复杂:水务部门称无人交“连接费”;4楼下和5楼上不同楼层的居民称收费不合理;老旧社区没有物业,又不能收费。

民生无小事。为解决这一难题,委员们采取了“社区协商民主日”方式,把涉及单位负责人、街道和社区负责人、居民代表请到一起,寻求协商解决办法,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王婆婆逢人就说:这大夏天能洗上澡真是舒服啊!

这是区政协开展“235幸福工程”活动的一个缩影。2013年以来,区政协通过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及政协委员资源优势,将辖区235名政协委员与235户困难家庭“结成亲戚”,确保一名委员对口联系一户困难家庭,每年解决一至两件实事,收集反映三至五条社情民意,以送政策、送温暖、送知识、送岗位、送文明、送和谐等“六送行动”为抓手,以帮助困难家庭寻梦、追梦、圆梦为目标,达到输血、造血、活血功效,切实提升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

“235幸福工程”启动以来,社会效应持续放大,不仅成为了困难家庭圆梦幸福的希望工程,成为了政协委员接力履职的爱心工程,更是被全国政协总结推广,誉为全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样板。通过整合政协组织优势,汇聚政协委员力量,使235名政协委员成为235条战线、235条渠道,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实施最广泛、最充分的协商民主,共同致力于群众的幸福梦。

2013年至今,“235幸福工程”活动通过分类式、组团式、平台式多层次多渠道结对共建,以助困、助学、助医、助业等系列活动为链条,涌现出众多爱心委员和感人事迹,引起社会强烈共鸣。

一座湖泊的蝶变

有了湖长制 湖泊更精致

昔日渔民见证墨水湖巨变

万正友(左)在湖面打捞垃圾

10月26日,一场特别的环墨水湖自行车骑行活动在汉阳渔场举行,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宣传湖泊保护,汉阳区水务局组织了这次活动。59岁的湖泊管理员万正友看着昔日脏乱臭的湖泊变成现在的魅力公园,他心中充满了自豪感,“有了湖长制,湖泊有治了”。

万正友曾经是“渔二代”,父亲是汉阳渔场的职工,17岁时,他就进入渔场,从事渔业养殖。2012年渔场退养后,他开始担任湖泊管理员,负责清除水面的垃圾,一干就是6年,见证、参与了墨水湖面貌的改变。

墨水湖位于汉阳区中东部,水域面积363.8公顷,岸线总长23.7公里,常年深度1.5米,沿线有4条街道,人口日趋稠密。

渔场还在养殖时期,墨水湖水质不佳,湖水腥臭,天热时刺鼻难闻。

2012年,湖泊退养还湖后,区水务局和渔场加大了对湖水的治理和养护,湖水水质明显改善。

2016年,墨水湖公园的建成进一步推动了湖泊的保护,相关部门下大力气对周边的排污口进行整治,同时也加强了对水体的治理,水质有了大幅提高,湖泊面貌日益改善。

2017年,汉阳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墨水湖综合治理得到质的飞跃。

汉阳区建立了完备的河湖长制工作体系,相关街道负责人任墨水湖街级湖长,由各街道所辖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担任墨水湖社区级湖长,并树立湖长公示牌5块向社会予以公示。出台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河湖长巡查制度、考核问责和激励制度等相关制度,为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落实墨水湖管护职责提供了制度保障。

与此同时,汉阳区针对墨水湖建立了“三长三员”(河湖长、督察长、河湖警长、技术员、保洁员、监督员)工作队伍,将河湖长制管理常态化落实到实处。

在河湖长的推动下,汉阳区近年来多点推进墨水湖治理工作。启动墨水湖水域清淤,实施周边区域雨污分流改造,安装一体化水处理设施,进行污染拦截及生态净化,开展生态修复,建设环湖绿道。

随着湖泊的改变,市民的护湖意识也越来越强,乱丢垃圾的情况越来越少,民间护湖志愿者越来越多,现在的墨水湖一派水清岸绿好风光,这让万正友非常欣慰。

6年来,他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湖水,明年他就要退休了,但他舍不得、放不下工作了一辈子的湖泊,“等我退休了,我就会做志愿者,继续保护着这一方绿水。”

一个贫困家庭的变化

扶贫先扶智共奔致富梦

任九红和他的蔬菜大棚

“感谢汉阳区扶贫工作队,帮我摘掉穷帽子,”59岁的山坡街光华村村民任九红非常激动。在工作队的悉心帮助下,短短3年间,这个生活一度极困难的残疾人彻底改变了命运。

任九红从小双腿残疾,只能靠拐杖行走,由于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极度困难。2015年经村委会申报,山坡街审核并报江夏区批准,被正式纳入贫困序列。

2015年11月底,汉阳区政法委工作队进驻光华村后,第一时间来到任九红家了解情况。身残志坚的任九红道出了自己多年来的梦想,“如果有人扶我,我就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在工作队的资金支持、智力支持下,任九红逐步扼住命运的咽喉。

经研究,工作队决定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帮他创收。任九红15亩土地中的11亩流转到村里的砂糖橘种植基地,年收入可达5500元。

任九红想利用余下的4亩地种植景观树,工作队和村委会积极支持,并按“见苗补贴”方式给予补贴,即将外销创收。

2017年,任九红提出想租10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工作队和村委会帮他租了土地;建大棚资金不够,工作队主动帮他联系金融单位,很快落实了5万元的小额信贷。

喜出望外的任九红很快建成了几十个蔬菜大棚,利用工作队传授的蔬菜大棚种植技术,集中种植苕尖,轮作、套种了苦瓜、丝瓜等蔬菜,现在每年总收入可以达到20余万元。他现在雇请了100多名困难户帮他种植大棚,每户年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他说:“我富起来了,我也要让周围的困难群众跟着富起来。”

近年来,汉阳区坚持对江夏山坡街21个村进行对口精准扶贫,涉及贫困家庭788户、1694人,占到全街总人口的3.4%。汉阳区有针对性开展帮扶活动,从项目、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展开,力争通过三年的时间,使这些贫困人口从根本上实现脱贫。

一个社区的变迁

昔日偏僻城中村 如今溪畔美社区

周诚华(左)和老伴笑谈往事

“原来我们老犹豫要不要重返十堰,这些年社区的变化给了我们定心丸。”74岁的四新街澜菲溪岸社区居民周诚华笑着说,她和老伴史法根下定决心,准备把十堰的房子卖掉,安心常住汉阳。

周诚华夫妻俩都是河南人,退休前都在十堰工作。因为大儿子在武汉工作,夫妻俩退休后,自己到武汉考察,最后买了澜菲溪岸的房子。

2012年,夫妻俩从十堰来汉阳考察房子,当时都是一片基建工地,周围都是荒地。但在研究了武汉的发展规划后,夫妻俩判断这里未来潜力无穷,就当场签订了合同。

2013年9月,夫妻俩正式入住,起初小区的现状令人尴尬。周围无法购物,只能每天乘坐物业提供的班车到王家湾买菜,上午9点出门,下午2点才能回家;小区周围都是荒地,交通不便。有一次两人到沌口三角湖逛街,晚上连叫6辆的士,司机都不知道路线,最后还是一位的哥靠导航把他们送回了家。

心中后悔的夫妻俩心中一直在盘算,是不是应该重返十堰,离开这个陌生的小区。

情况的改变源于社区的成立。2013年社区建立后,快步迈进城镇化通道,居民的生活环境跟中心城区逐步接轨。

以前社区蚊子、老鼠不少,社区成立后定期组织灭蚊灭鼠,做好社区卫生;安装路灯、建立文化长廊,建立老年活动室,安装晒衣架。特别是协调3条公交线路通到社区门口,解决了居民出行难问题。种种措施让社区居民们感受到了温暖。

近几年来,社区面貌进一步改变。如今社区服务中心设有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功能室、居家养老服务站、汉阳树下青少年服务中心等综合平台,使社区居民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利。社区周边已有幼儿园、蔬果超市、健身广场等生活配套设施,小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如今老夫妻早已安心在社区生活,每天早晚各一次的遛弯两人一直在坚持,“既锻炼了身体,也看到了社区和汉阳日新月异的变化。自己安心,孩子们才能放心。”

据了解,随着社区服务的不断完善,社区居民幸福指数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来这里居住,户籍人口从原有的747户激增至2660余户,辖区内有旺斯达国际幼儿园、金地物业服务中心、英才小学等60余家单位,小区商铺120余家。先后获得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2015年度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平安示范社区等荣誉。

一对老夫妻的夕阳红

探索“文化养老”模式成就老人诗意晚年

李建国(左)和老伴周瑞兰对当下生活很满意

“我们住在这里老有所乐,很有幸福感,子女们在国外也放心了。”李建国和周瑞兰老两口笑着说。老两口住在汉阳区社会福利院内,每天参加各种文艺活动,日子充实而快乐。这是汉阳区探索“文化养老”新模式,让院内的老人都拥有诗意晚年。

80岁的李建国1998年退休,比他小两岁的老伴周瑞兰退休于1995年。

退休后的前几年,老两口在家里先后带起了孙子和双胞胎外孙,日子虽忙,倒也其乐融融。几年后,儿子、女儿先后去了新西兰,家里一下子空荡荡的,两人也到新西兰住过一段时间,但觉得生活方式不习惯,最后还是决定回武汉养老。

开始,两人觉得自己身体好,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两人报名上了老年大学,一个学诗词创作,一个练钢琴,既弥补了以前的遗憾,也很好地打发了时间。

2016年的一天,李建国吃药时忽然摔倒,吓坏了的周瑞兰,四处求人,帮忙把他送到医院,一直治疗到半夜才回家,虽然有惊无险,但他们第一次感觉到力不从心,决定选一家养老院,依靠社会力量养老。

经过多方考察,两位老人最后决定入住刚建成的汉阳区社会福利院。

入住后,两位老人感到非常满意,这里的服务很好,吃饭、生病的问题不用自己再操心,身体有不舒服,24小时有人值班处置,平时想孩子们了,还可以在房间里和子女们视频聊天,以慰相思之情。

老人们说,他们现在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每天练气功、练字、做操、打牌、打台球、做理疗,日子过得很快乐。

最让两位老人感兴趣的是福利院推行的“文化养老”,让很多人眼中“暮气沉沉”的地方有了不少朝气。

老人们在老年大学里的书法作品,院方都会找人装裱起来,挂在教室和走廊里,让老人们有了不小的成就感,也对书法、生活有了更多的兴趣和期待。对于身体不错的老人,还经常组织到景点参观和看电影,让老人们也有了质量的精神生活。

这种丰富多彩的生活,让李建国和老伴没用多久就完全融入了这里,也成为福利院的“名人”。

“如今,满足老人的吃喝并不是大难题,让老人家真正乐起来,满足他们的喜好,才算是最好的照料。”福利院工作人员说。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福利院注重人性化关怀,关注老年人的个性需求,依托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器,区老年大学,全市高校资源,60童社、清露社工、方塘有约、检察官心理咨询等爱心机构长期进驻,老年人天天享有重阳节。同时定期开展“五好”老人评选、“敬老月”、老年大学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帮助老人融入环境、寻找新的生活激情。

传承三代的园丁情

三代育人梦 变迁见深情

一家人合影(左起依次为彭莉、彭国年、彭华贵、彭莹)

“我家三代都在汉阳当教师,家人相聚讨论最多的也是教育问题,好像小教育局。”武汉第三寄宿中学七年级英语教师彭莹笑着说,“汉阳基础教育40年的变迁在我家一目了然。”

86岁的彭华贵是彭莹的爷爷,从事小学工作42年,曾经是一位体育老师。老人说,汉阳改革开放前基础教育条件很简陋,之前在新五里小学工作时,不通水电,老师自己还要挑水种菜,自给自足,教学手段也非常单一。

48岁的姑姑彭莉从小喜欢孩子,幼师毕业后在钟家村幼儿园当起了幼师,一干就是30年,从普通老师走上管理岗位。

这些年来,彭莉亲身见证了学前教育的深刻变化。幼儿园的设施条件越来越好,从上世纪80年代的简陋教室、高低床变成现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育理念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从“教师中心”到“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56岁的父亲彭国年做了10年数学老师,目前仍在汉阳弘桥小学月湖校区工作,他也是汉阳小学教育转型发展的亲历者。

教学设备上逐年提档,最开始有投影仪、电视机就是很厉害的电教设备,而现在已经步入互联网+教育时代,实现了从重视分数到提高素质的转变,重在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不再是关门办学,而是更加开放和多元。他所在的弘桥小学,师生共同开发了十几门校本社团课程,其中二胡社团两次在中央电视台少儿春晚进行展演,并获金奖,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2014年,研究生毕业的彭莹选择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在她看来,这份工作既遵从了内心,也极具成就感。

虽然离开中学教室仅10年,但重返校园的彭莹感受到了巨大的变化。

此前中学选修课、社团鲜有听闻,但现在就她所在的学校,现在就有19个学生社团,开发了100门以上选修课,本学期开展了34门;以前上课只靠纸笔记录,现在学校开始推行“电子书包”,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全部实现电子化,方便快捷;教育手段进一步优化,微课、翻转课堂等让课堂变得更加灵活多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一步拓展,名家讲堂、海量阅读、心理辅导等等活动让学生学到了更多课堂书本之外的知识。学校不再是关门办学,而是更加开放和多元。学生们走出国门参加各类竞赛和国际交流活动,视野变得更加宽广,学校也越来越有国际范了。

彭莹说,长辈们的示范给了自己教益,汉阳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给了自己舞台,她相信自己能守护好三代人的教育梦,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一位基层医生的执着

扎根基层一线三十四年

见证汉阳基层医疗跃迁

胡健斌(右)在问诊

“胡医生是好医生,当年要不是他,我的命可能就没了。”11月1日,家住国博中心附近的蔡女士专程赶到琴断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湖北省社区名医胡健斌求医。自从10多前年胡健斌用中药治好了她的疑难杂症,她就成为胡健斌的“粉丝”,不辞奔波来看病,“疗效好,开的药费用也不贵,非常适合我们老百姓”。

56岁的胡健斌现在是琴断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从1984年大学毕业工作开始,34年来,他一直在汉阳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见证了汉阳基层医疗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

胡健斌大学学的是中医专业,工作多年后,他主动进修学习临床医学专业,并成为湖北省最早的中医全科医生。他希望综合中西医全科所长,更好为基层群众服务。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胡健斌见证了琴断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壮大和发展。

上班之初,当时的医疗条件和理念都非常简陋,“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是常用诊疗工具,最好的技术手段就是拍X光片。胡健斌回忆,当时中心只能提供打针、口服药治疗,做心电图及拍X光片服务,较为复杂的病人只能转诊到大医院。

2003年前后,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的重视,汉阳区的基层医疗加速变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模式、理念、水平及功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设备不断更新升级,很多以前不能处理的病种都可以在社区服务中心治疗。社区现在可以接种各类疫苗,对精神疾病进行防控和治疗,开展了中医特色门诊和住院治疗,拥有全自动功能的生化检测设备,极大方便了群众。据介绍,服务中心2017年一类疫苗接种人数超过1.6万人,位居全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之首,在全市也位居前列。

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胡健斌和他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基层医疗服务中不断创新,深受居民欢迎和信任。

随着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远程会诊、24小时远程心电图、远程医疗指导纷纷应用于实践;医联体改革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市五医院和各服务中心建立的双向转诊为危急病人开辟了快速就医通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部分。中心先后获评全国中医药示范中心和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回首往事,胡健斌并不后悔选择扎根基层一线,他说,在这里为更多老百姓解除病痛,作为医者,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策划:汉阳区委宣传部   

撰文:史强 刘晶晶 黄璜 曾建 杨书进 黎敏 周婕 柯衫 谭恋 马超 屈光明 冯文 蒋思维

【编辑  高阳】

(作者:史强 刘晶晶 黄璜 曾建 杨书进 黎敏 周婕 柯衫 谭恋 马超 屈光明 冯文 蒋思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