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坎坷的神奇动物——麋鹿

相传3000多年前

商纣王昏庸无道

世间民不聊生,怪相迭起……

一匹马、一头驴、一头牛和一只鹿在山中修炼,并合为一体而成为神兽——麋鹿,它拥有马的速度、牛的身躯、驴的才能和鹿的身手。在元始天尊的帮助下,它被赋予了腾云驾雾、遁地等各种超能力,后来被天尊赠与姜子牙作为坐骑。

麋鹿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又名“四不像”,是一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动物。它不仅是人们崇拜的图腾和仪式中的重要祭品,更是生命力旺盛的标志和升官发财的象征。

然而这一神奇的物种却经历坎坷

濒临灭绝……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馆藏的麋鹿化石)

麋鹿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已出土的野生麋鹿化石表明,麋鹿起源于200多万年前,约1万年前到约3000年前时数量最多。

商周以后,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不断的捕杀,麋鹿种群数量迅速减少。元朝建立以后,官员们甚至曾把野生麋鹿从黄海滩涂捕运到北京,供皇族子孙们骑马射杀。由此,野生麋鹿逐渐走向灭绝。到清初时,中国只有一群200多只的麋鹿圈养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中了。

1865年秋季,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大卫发现了猎苑中的麋鹿。他买通守卒,弄到了两只麋鹿制作成标本,寄到了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这两座标本的出现,让法国动物学家米勒·爱德华得以确认麋鹿为从未发现的新种。

(麋鹿标本)

之后,欧洲各国通过明索暗购等手段,从南海子猎苑弄走了几十头麋鹿,饲养在动物园中。而1894年北京永定河泛滥与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两件事,则几乎造成了麋鹿在中国本土的灭绝。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馆藏的麋鹿化石)

二战之后

随着时间流逝,圈养于欧洲的麋鹿纷纷死亡,仅剩下英国乌邦寺庄园内18头麋鹿。二战时,这个种群达到了255头,庄园主开始向一些大动物园转让麋鹿。到1983年底,全世界麋鹿数量达到了1320头。

1985年,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努力下,英国政府决定向中国无偿提供麋鹿。当年8月,22头麋鹿从英国运抵北京,并运至南海子原皇家猎苑,奇兽重新回到了它曾在中国最后消失的地方。

至2012年,中国已在北京、江苏、湖北、河南等地实施麋鹿散养计划,并形成种群。如今,中国麋鹿主要分布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北京大兴麋鹿苑和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馆藏的麋鹿头骨化石)

其中,面积达117万亩的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处麋鹿保护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种群,约52头麋鹿在这里被野化放归。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了完全摆脱对人类依赖、可自我维持的麋鹿野生种群,结束了数百年来麋鹿无野生种群的历史。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馆藏的麋鹿化石)

(上为麋鹿头骨,下为麋鹿蹄骨)

中华武汉奇石馆藏有近10具麋鹿化石,

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前往参观。

(编辑:张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