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重塑武汉老码头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京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城市发展翻天覆地,城市空间在迅速长大,过去是码头分布的城市边郊,如今已是城市核心地带,既是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的核心区域,也是滨江核心景观带,相关码头港口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

近日,我市部署长江和汉江核心区港口码头岸线资源优化调整行动,这是近期武汉的一件大事,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一件大事。

武汉是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长江母亲河和最大支流汉江在这里交汇。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长江,关心重视长江生态环境,多次就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大保护问题召开座谈会、作出重要指示,这是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根本遵循。开展港口码头岸线资源优化调整行动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政治责任的具体担当。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政治责任,把这项工作落实做好,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交出优秀答卷。

武汉依江而建,因水而兴,交通物流一度极其依赖水运。今天错综林立的码头,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在特定历史阶段,码头为市民出行、交通运输等发挥了作用,深深地影响了这座城市。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城市发展翻天覆地,城市空间在迅速长大,过去是码头分布的城市边郊,如今已是城市核心地带,既是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的核心区域,也是滨江核心景观带,相关码头港口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

就码头功能而言,随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码头的功能也在弱化或消失。城市产业布局在优化,工厂、企业在陆续搬迁,已少有货物通过码头上岸,即便上岸,也难与陆路交通系统对接。一些港口码头作为运输物流的功能在消失。

另一方面,城市交通日新月异,如今桥、隧、地铁等快速交通网络连通两江三镇,搭船过江已成记忆,码头作为城市交通设施的功能,实际上已大大减弱了。

一些市民对码头充满怀念、寄托了回忆,但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码头功能不但正在消失,目前还暴露出了杂乱无序、功能单一、污染严重、利用率低等问题,两江四岸也因之大伤“颜值”。事实上,2016年以来,武汉市已拆除了60%以上的码头,得到市民的肯定和欢迎。这表明,优化调整港口码头,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优化调整,不是简单的拆除,而是城市功能的综合升级,让岸线更优美,码头更现代,发展更集约。此次优化中,除了公安、消防等城市基本功能的码头,有的要关停并转,有的要整合优化,一些单位、企业的码头,也要纳入城市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统筹解决。此次优化调整也是打造武汉“长江游”城市品牌的好机会,整合沿江旅游资源,提升长江游品质,不断美化长江主轴景观带,让长江成为武汉最好的代言人。同时,岸线整治也是推进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一次良机,事关城市长远发展。

此次优化调整涉及的100多个码头,因为历史原因,权属和管理体制复杂,整治难度很大,会触碰到一些既有利益。因此,对此项工作,我们要本着对城市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勇于攻坚克难,以大担当、硬作风,真正实现沿江岸线脱胎换骨、破茧成蝶,以最美风景线迎接军运会的召开,将靓丽的滨江都市画廊,献给这座城市和她的人民。

【编辑  华智超】

(作者:杨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