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头条】《筚路蓝缕》:正部级“小组长”记述世纪工程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张国宝,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正部级)、国家能源局原局长,除了这两个职务,他还在多个“小组”里当过组长、副组长、组员,比如西气东输领导小组、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首都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领导小组、宝钢三期国家验收小组等等。熟悉机关运作的人都知道,这些不显山不露水的“小组”,往往包含了决策、协调、办事等多重职能,一些跨部门、跨地方、涉及利益格局调整的事,没有“小组”,是很难推动的。

张国宝的书《筚路蓝缕——世纪工程决策建设记述》,收录文章62篇,基本上就是他在各种“小组”里的工作回忆,用官方说法就是:“本书记述了张国宝亲历的一些被称为世纪工程的重大工程项目的决策建设情况,总结了从动议、比选、争论到决策实施运营的曲折历程、宝贵经验和深入思考。”

为中亚天然气管道打破外交惯例

迄今为止,中国从境外进口天然气管道仅有两条:一条是起自土库曼斯坦、横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直到中国新疆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另一条是缅甸到云南的缅甸天然气管道,供气量有限;中俄管道尚未能输气。因此,中亚天然气管道目前是中国陆上进口天然气的最重要渠道。

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张国宝在书中写道:“几乎所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都访问过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但是中亚这条管道来之不易。2006年1月,张国宝率团访问土库曼斯坦会见总统尼亚佐夫,达成意向后开始谈判。中方为确保气源稳定,提出以产品分成的方式参与气田开发,这突破了土方法律。经过艰苦谈判,土方最终同意拿出5个区块与中石油合作。

与此同时,中方另一组人马赶赴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这两国对于管道走向、管输费价格各有想法;哈萨克斯坦还想在中途下载部分天然气,土库曼斯坦又不同意。经过磋商,各方终于达成一致。

2006年4月,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已经身体染疾,仍率团访问中国,准备签署协议,不料此时又生枝节。

按中国外交部规定,像这样的专业协议由两国主管能源的部长签署就可以了,两国元首只能作为见证。但是尼亚佐夫总统希望这一重要的历史性协议由他本人和中国的国家元首来签署。直到要签署协议的头一天晚上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尼亚佐夫总统把中国驻土库曼斯坦大使叫到钓鱼台国宾馆,明确告诉大使,如果这个协议不是由他本人来签署,他将回国,这个协议无法签署。

大使的顶头上司就是外交部,他只好“哭丧着脸”来找张国宝说:“这样一个大事、好事,十哆嗦已经完成了九哆嗦,就差最后一哆嗦,如果黄了,实在太遗憾!”

张国宝先请示了自己的部门领导,答复是“你们想办法做做尼亚佐夫总统的工作”。

“但是我和大使都知道尼亚佐夫总统在土库曼斯坦向来是一言九鼎的,我们怎么去做他的工作?此时我只好违规越级,自己给胡锦涛主席办公室主任陈世炬同志打电话汇报了有关情况。陈世炬同志非常客气,他让我等一等,立即请示首长后给我答复。大约半小时以后,陈世炬同志给我回电话说,胡锦涛同志说了,这是件好事,明天由他和尼亚佐夫总统来签。”

第二天,两国元首签署了建设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协议。尼亚佐夫总统回国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后来,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的数量逐年增加,比最初约定的每年300亿立方米增加了一倍还多,从北京、上海到香港,有2亿多人在使用从中亚管道输送来的清洁能源;相比之下,由西方国家提出的经里海输往欧洲的纳布科管道提出更早,却至今也未能开工建设。

杭州湾跨海大桥经历“三审两告状”

杭州湾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交通运输繁忙。沪杭甬高速公路已经不堪重负。钱塘江的喇叭形河口是形成闻名天下钱塘涌潮的成因,但却给交通带来极大不便。从杭州湾南岸的宁波到上海,必须绕过钱塘江的喇叭形河口,要多绕行120公里。因此,浙江省人民政府一直想在杭州湾上建一座跨海大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经济圈。

2001年12月19日,国务院召开第118次总理办公会议,对杭州湾大桥建设提出了三个问题:要对建桥后给杭州湾沿线港口的影响再作认真评估;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对钱塘江观潮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工程设计方案,包括大桥通航净空等还要慎重进行研究。

张国宝到宁波传达了这3个问题,浙江省、宁波市写了一份4000字左右的报告交到国家计委,对3个问题作出了回答。

报告通过,皆大欢喜。可是,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一位副主任给朱镕基总理写信说,杭州湾跨海大桥选址有问题,破坏了周恩来总理选定的钱塘江潮汐发电站地址。根据他们的估算,造潮汐发电站每年能有几亿元收入,现在因为造大桥就会让这笔巨额收益打了水漂,周恩来总理美好的设想在造此桥之后将会变为空想。

朱镕基总理批示:“请国家计委阅处。”他并叫张国宝再到现场看看,浙江省必须对此有一个说法。

当地紧急组织各方面专家开会。专家们说,在1958年左右,有人提出浙江的钱江潮是世界上最好的潮汐能,可以利用潮汐发电。当时周恩来总理很赞同,就说:这里要留好位置。不过,这个位置并不是指具体的某一点,而是泛指一个区域,这个区域离现在跨海大桥的选址还有5公里,并不在大桥的位置。另外,按照目前世界上潮汐发电的趋势来看,总的还是处于试验摸索阶段,还有很多难题。

而且潮汐发电成本相当高,目前还无法推广应用。而且,如果要在此建潮汐发电站还必须筑一个大坝,整个杭州湾的生态都会发生变化,可能真的要影响到钱塘观潮奇观。

当地将专家会的意见迅速整理成一份材料,又向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汇报,由他亲自听取那位副主任的意见,并且将专家们的意见转告给他,再次征求他的看法。这位副主任后来表示,他并不是潮汐发电方面的专家,这些意见也是他听到有人议论,并未对问题认真研究,最后他对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表示支持。

此时已接近政府换届,当地希望赶在换届前通过;可就在这关键时刻,朱镕基总理又收到一封信。这回写信的却是一位美籍华人、桥梁专家,江泽民、朱镕基在上海任职期间曾向他咨询过上海的杨浦大桥和南浦大桥建设。信中称,如果杭州湾跨海大桥让他们咨询,采用轻质混凝土结构,可以节省投资,但是他们要在节省的投资中提成很大一部分,比国内的设计费用高出很多,因此未能和宁波市达成协议。朱镕基总理批示:“请家宝同志处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批示:“请国家计委处理。”张国宝收到批示后,觉得这属于技术和商务条件范畴,应由项目业主权衡后自行决断。宁波方面也把情况如实报告给了国务院,以后此事不再被提起。

2003年2月,第151次总理办公会议批准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5月1日大桥通车,当时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长假肇始于湖北的一次特殊年夜饭

1998年发生了特大洪灾,1999年春节,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湖北灾区看望慰问灾民。同行的就有张国宝。

除夕夜,总理会见了抗洪救灾烈士家属、劳动模范和灾民代表。活动结束后,总理及家人召集随行人员又吃了一顿家庭式的年夜饭。

席间交谈比较轻松,谈到了能否涨工资的问题。本来财政上做了一些准备,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又遇到了特大洪涝灾害,对是否涨工资有了不同意见。

张国宝说:现在这个形势恐怕涨工资已不现实,是否可以增加节假日,也是提高福利的一种方式。

大家似乎都赞同此议。之后,相关同志要张国宝把建议进一步具体化,以国家计委名义正式提出,还希望张了解一下其他国家节假日的情况。

张国宝了解到的情况是,发达国家有名目繁多的假日,而当时中国春节三天、五一劳动节一天、国庆两天、元旦一天,全年共七天法定节假日,在发展中国家也不算多。张汇报后,和政研室共同起草了汇报稿,将增加节假日具体化为:五一国际劳动节放假从一天增加到三天,增加了两天;将国庆假日从两天增加到三天,增加了一天。其余不变,全年实际只增加了三天。但可以将前后两个周末合并使用,全年可形成春节、五一、国庆三个七天长假日。

汇报稿上报国务院后,相关的同志召集13个部委开会听取计委汇报并征求意见。除经贸委外,其余12个部委都赞成。其中公安部讲道:根据统计,节假日犯罪率低于平时工作日,只是公安干警会有更多加班值勤,要做好调休和考虑干警待遇。

经贸委来了两位司局级干部,提出了一些疑议。一是工厂有许多是必须连续生产的,节假日加班必须给双倍工资,会增加劳动成本。二是要防止官员利用节假日到下面去玩,引起不正之风等等。经贸委的意见遭到与会者的反驳,认为这些问题是长假期必须考虑注意的问题,但不是不能实行长假期的理由。最后会议要求,对多支付的加班费做一个测算。

会后有同志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有权决定公共节假日的设定?是国务院还是人大?国办查找了历史文件,最初设定公共节假日的文件是1950年的政务院文件,也就是说是由国务院来决定公共节假日。经贸委提出的加班费也测算出来了,以钢铁行业为例,只增加不到2000万元加班费。

这样,增加节假日的方案已基本成熟。后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也通过,正式文件9月23日发出;国庆50周年,全国人民享受了第一个七天长假。

作为“始作俑者”,张国宝也有担心,长假期间一旦发生重大事故,长假期的做法一定会受到指责。所幸第一个长假十分祥和顺畅,各方面都给予了好评。

后来有人批评长假,提出“带薪休假”,张国宝在书中给了不客气的评论:提带薪休假的往往是些学者理论家,可能书生气太足有点脱离国情,“中国的国情和观念与西方不同。如果领导不休或供职机关不休,承担工作任务的人往往宁可放弃休假也会坚持工作。”

再后来,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力推取消五一长假,增加清明、端午、中秋小长假。“两种意见激烈交锋,后来社会司搞了一个网上民意调查,报告说民意调查赞成取消五一长假,设立清明、端午、中秋小长假的占多数,于是在国家发改委办公会上通过了这一方案。我在会上是反对这一方案的,我主张保留五一长假。但我的意见与社会司主导的意见相左。我听到一些说法,认为网上民意测验并不科学,不代表大多数人真正的意见。因为网民只是社会上一部分人,学校老师学生有寒暑两个假期,所以这一人群中不少人主张取消五一长假。而广大民工有长假还可回家,小长假很多人只好选择留在原地,少了一次回家机会。民工上网的人少,网上调查没有反映出这一人群的意见。”

《筚路蓝缕——世纪工程决策建设记述》,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第一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