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空巢老人时常念叨着这只“领头雁”

李帮勇带头清理社区垃圾

“群众的事情无大小,只要群众需要我们,那就是信任我们,我们就要做好服务工作”,在社区支部会议上,李帮勇书记反复叮嘱着支部成员,党员干部要重“言”,更要重“行”。51岁的书记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与重托,他总在为我们竹园社区谋实事干实事,在支部党员眼中,他是创新社区治理的红色“领头雁”,在群中眼里,他是平易近人、心系千万家的“大家长”。

社区居民的一个电话、一条短信诉求都会引起李帮勇的格外重视,只要是涉及到群众安危冷暖的事,李帮勇都会亲自处理。社区居民毕雪银(化名)自幼患血友症导致肢体一级残疾,长期坐轮椅,行动不便,家中条件十分困难,李帮勇定期上门慰问,送去米、油、盐和日常生活用品,和老人聊天,了解老人需求,并自掏腰包请工人清除老人家中影响行动的障碍。87岁的空巢独居老人孙玉兰(化名)时常念叨着李帮勇的名字,在老人看来,李帮勇除了是社区书记外,更是自己的“亲人”,家中的生活琐事,水电不通、房屋漏水、马桶堵塞等生活小问题,都是李帮勇亲自带着维修师傅上门处理,只要一个电话,李帮勇总是会及时替老人解决问题,逢年过节,李帮勇还会带着社区志愿者上门看望慰问老人,为老人送去温暖。

对于居民之间的矛盾,李帮勇坚持“及时、全面、公正”的处理方法,“有矛盾就证明群众有怨言,做化解矛盾的工作就要知晓群众的心理,及时全面公正的解决矛盾是最好的处理方法”,2017年8月,社区发生了一起舞蹈培训机构儿童撞伤事故,受伤害儿童父母情绪激动,嚷着要砸掉培训机构,李帮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分别听取了双方的看法和事故处理意见,平复学生家长的冲动心理,并就事故本身的过程和影响进行了重新解释,提出折中处理意见,在双方达成事故处理协议后,李帮勇按时进行追踪回访,确保矛盾得到化解。

做基层治理的“领头雁”。李邦勇坚信“上面琐事千万件,下面一根引线针,管好社区居民的大事小事全看居委会穿针引线的功夫”,在他的带领下,社区支部成立了党员骨干培训班,“进入培训班,就意味着担起了责任,要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李邦勇说,党员骨干除了学习钻研党的政策方针,接受理想信念教育,还需要深入社区,站到群众身边去,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需求,帮助群众发展,每个骨干成员每月汇报至少十件实事,每月至少提供三条有关社区发展的建议。他说,“把党员干部队伍磨炼成一根引线针,大事小事就都理顺了”。

“服务群众到位了,社区治理才能到位”,正如李帮勇所说,竹园社区正在大踏步朝更高层次水平发展,“雁过留痕”还是其始终不变的信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