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捷
2019年党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第一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文章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即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写下的一系列哲学著作,称毛泽东同志灵活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我们党掌握和运用唯物主义树立了光辉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特别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关于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关于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以及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篇重要文章,对于我们在基层工作的同志来说,无疑有一种“久旱遇甘霖”的感觉。因为在基层工作,特别是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常常因为忽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要么走向极端,要么失之偏颇,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当习近平总书记把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地提出来的时候,确实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要注意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个问题是在基层工作中经常遇见的,当上级的指示、决策要全面贯彻和推进时,一些同志常常以自己所在区域情况特殊,或者是还不具备贯彻的条件而反复解释,拖着不办。他们的心目中主要还是缺乏全局观、大局观,没有把自己工作的单位当作是全局中的一颗“卒子”,往往游离于全局之外,最后竟是这颗“卒子”导致上级的决策在落实中受到影响。
要避免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坚持实践第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我们当然承认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但我们必须强调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去开拓创新,才能防止理论的空洞和实践的盲目。当然,目前最主要的还是要防止理论和实践两张皮。
要警惕一成不变的思维作祟。坚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认识事物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本来是一个常识,但是我们有些同志在一个地方工作久了之后,容易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毛病,他们也是在认真地抓改革和发展,但是对改革和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业态新气象却不屑一顾,甚至还担心出问题,总认为老办法管用,老经验保险,所以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他们的工作始终没有出现新的变化。
要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我们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也就是说,当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遇到矛盾时,往往不是全面准确深刻地去认识和分析问题,而是只强调某一方面的原因,对出现的矛盾容易简单化地下结论,而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按照科学系统的方法最终使改革发展和稳定实现有机的统一。
要克服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是在工作中最容易出现的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方法的毛病。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确实有很多工作要抓,方方面面,用基层干部的话说,就是“雪花飘飘,茫茫一片”,虽然这些工作都应该去做,但我们要学会弹钢琴,学会抓主要矛盾。也就是前人总结的“牵牛鼻子”的方法。比如,抓党的建设始终要把抓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比如,抓经济工作要始终把高质量发展摆在第一;比如,从严治党要始终注意“关键的少数”,这就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但最后什么都没抓住的结果。
我们现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就是要克服工作中的不足,工作方法的片面和简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记得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说过:“学好哲学,终身受益”。陈云同志的这句话至今对我们依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作者系武汉市委第三巡察组组长)
原标题为《从辩证唯物主义看工作方法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编辑 华智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