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创新,高质量发展看武汉

国家存储器基地长江存储生产的中国首颗自主研发32层三维闪存芯片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人福医药全资子公司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安全生产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长飞工作人员正在观察拉丝工艺后出来的光纤 长江日报记者周超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29日讯 武汉,一座在发展中努力进击的城市,如今,正处于发展的最好时期。

在国家战略布局和大武汉复兴征途上,这座古老的城市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

城市是千万人的城市,信心与志气是发展最强大的动力。凝聚各方共识,汇集各种智慧,聚合各方力量,媒体责无旁贷。

我们呈现诸多创业梦想故事,关注企业生长中的甜苦,助燃城市新经济新气象,分享高质量发展中的累累硕果。我们的脚印,与千万武汉人奔跑的脚印吻合,那是奋斗者的脚印,通往城市的梦想和更好的明天。(长江日报评论员 鲁珊)

跟踪记录世界首创技术武汉开花

2018年6月12日,长江日报头版报道了《试错是最好的创业政策,多地碰壁后小码联城在武汉获测试机会》,以小码联城初创团队的困惑、找寻希望、迈向梦想的3个片段为叙事路径,展现出武汉对一个初创企业提供的机会,孕育出一家独角兽企业“小码联城”,用事实说明“试错是最好的创业政策”。

如今,小码联城凭借着一张全球首创的“双离线二维码”,从武汉出发,已经覆盖全国80多个城市约15万辆公交车,服务近2亿人口,年交易笔数近10亿笔。目前,小码联城通过“二维码”的入口,积累大量的公共交通大数据,正成为互联网公交运营商。

近年来,在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国内外对优秀产业项目的争夺极为激烈,都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前来落户,培育新动能、新增长点。

2018年4月,长江日报记者前往杭州的一次采访中,意外了解到当下流行的“刷码乘公交”,最早是从武汉走向全国,并且武汉的电子公交卡的使用量居全国首位。

回汉后,记者开始深入采访,并从小码联城方面得知了更为关键的信息:该公司研发出世界首创的“双离线二维码”技术,该技术先后竟被近十个城市拒绝,最后他们与武汉展开了合作,武汉市政府拿出测试的公交线路,这帮助小码联城迈出了发展中的重要一步。

长江日报记者先后采访多位相关人员,在获得大量的一手素材的基础上,历时两个多月,最终成稿。报道刊发两个月后,小码联城在武汉市江岸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获“十佳高成长性民营企业”称号。报道刊发半年后,武汉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政,明确提出:贯彻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除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外一律开放。(长江日报记者贺亮)

记者手记

1月20日,“大寒”,一年之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最为寒气盛极,但寒极必反,走在武汉的街头,市民已在购置鲜花、办年货,迎接“春”的到来。

时节如流,荣枯更替,经济更是如此,寒冬总会来临,就像“春天”一样,迟早会来。近年来,可以明显感到新型产业在孵化成长,传统产业也在转型升级,但无论是新的还是传统的,都遵循着基本的市场法则,都在奋力去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

长江日报近年多次聚焦城市“营商环境”,凝心聚力,增进共识,共谋发展。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武汉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府有所为的着力点,“育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截至去年底,已有60多家企业“第二总部”落户武汉,新落户武汉的“第二总部”数量领先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也超越了深圳、广州等老牌一线城市。(长江日报记者贺亮)

深入乡村,发现解决世界级难题民企

去年11月,长江日报推出《高质量发展看武汉》专栏,聚焦武汉经济领域取得重大成就,鼓励企业家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争做排头兵,以更高的标准、更强的能力、更实的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

该系列报道引发武汉企业界的高度关注,近期,专栏曾聚焦过的企业,佳音频传。长江日报2018年11月30日五版头条刊发:黄陂乡村民企智德立精工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敢于挑战世界级难题,花6000多万元研制的机床回转台精度达到世界一流标准。

近日,该公司总经理王学新介绍,报道刊发后,外省一家高精度机床制造公司找上门来,该公司长期专注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的加工机床研发生产,配上智德立的回转台后,加工精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达到世界级。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协同有关专家到智德立进行技术验证,认为智德立促进了我国高端装备技术的提升,为解决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相关基础共性技术做出了贡献,下一步将会加大对公司的扶持力度,助推公司做大做强。

王学新表示,在新的一年,将会加大与机床厂的合作力度,生产出系列高精度卧式加工机床。

去年12月4日,专栏聚焦武汉磐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小微企业做成了行业的领军企业。2019年1月8日,国家科技奖揭晓,磐电科技参与的“国家工频高电压全系列基础标准装置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质量发展看武汉》先后报道企业10余家,深入挖掘每家企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这些企业大多爱钻“牛角尖”,磐电科技、菱电电控、凌云光电、智德立精工、奋进智能等一批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它们专注主业十余年,克服重重阻力,用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填补我国一项项技术空白,赢得了市场,成为极具成长性企业。(长江日报记者贺亮)

多方探源,见证小米总部落户武汉

2018年11月18日,长江日报融媒体推送报道了《重仓!雷军一年前立下的flag提前实现了,小米武汉总部未来要招上万人》,这篇文章一时刷屏武汉市民的朋友圈。

小米武汉总部是武汉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作为鄂籍著名企业家雷军创办的一家明星企业,也是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关注的对象。听闻在武汉一年发展迅速,长江日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小米武汉总部,小米方面的高管热情地介绍了武汉总部发展的情况。

回到报社整理采访素材,梳理了小米一年发展脉络,发现小米所经历的武汉大力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城市快速发展带动企业发展,正是武汉这一年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为了让报道更生动,我再度采访了小米武汉总部负责人刘国俊,并从中掌握了更多的细节,比如武汉市领导凌晨接机,感动雷军;雷军携高管集体到武汉参观,闭门会议决定设立武汉总部;小米在武汉大揽人才,两年要实现营收200亿。

经过多次采访,反复推敲,在长江日报推出报道《小米的“武汉奇迹”》,在新媒体和报纸端都得到了很好反响,通过小米在武汉一年的发展,生动展现了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图景。有一位读者在转发此文时留言:雷军都这么看好武汉,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看好武汉呢?我默默地给他点了个赞。(长江日报记者马振华)

重要稿件目录

试错是最好的创业政策

多地碰壁后小码联城在武汉获测试机会

促全球首款电子公交卡进驻全国70城

长江日报2018年6月12日报道

重仓!雷军一年前立下的flag提前实现了

小米武汉总部未来要招上万人

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2018年11月18日报道

8公里左岭大道串起4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

武汉“黄金大道”将创最高工业亩产值

长江日报2018年11月23日报道

花6000多万元研制的机床“母机”精度“别人达不到”

乡村民企敢于挑战世界级难题

长江日报2018年11月30日报道

打破国外巨头垄断 给发动机装上“中国脑”

菱电电控拥有完全自主核心技术 明年产销有信心翻一番

长江日报2018年12月21日报道

统筹:贺亮

【编辑:金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