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情书,请亲启

       亲爱的你:

       见字如面。

       许久未曾联系,一切可还安好?

       你知道吗?今天,10月9日,是第52个世界邮政日。车、马、邮件都慢的旧时光,直到今天仍在延续。

       在武汉这座城市,坐落着388个邮筒,静静等待着你情感的投递。

       其中,洪山区、武昌区、青山区三个区域的邮筒数量占前三甲。除了集邮爱好者群体,以学生为主的年轻人也成了使用邮筒的主力军。

       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就让长江日报探城记者带你去看看那些静默守候的邮筒……读完它们的故事,再写一封绵长深情的信,可好?

长江日报探城记者

2021年10月9日



千古名楼黄鹤楼

作为武汉的地标

吸引了古今中外的游人

9月1日全新升级的黄鹤楼邮局

就开在黄鹤楼景区东门的

游客服务中心旁

在这里,“邮”文化与黄鹤楼

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这不,在邮局大门正对面

就立着一座浑身透明的迷你“黄鹤楼”

仔细一看,原来是

黄鹤楼邮局特有的邮筒

它颠覆了传统的邮筒形象

用透明材料塑成抽象的黄鹤楼形状

透过透明邮筒,还可以看到

游客投递黄鹤楼主题明信片

堆积在邮筒底部

据工作人员介绍

虽然才刚开业不久

但这个邮筒每天

吞吐信件的数量也逾20封

而走进黄鹤楼邮局

又别有一番天地

30余款具有黄鹤楼特色的文创产品

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

游完黄鹤楼挑挑小玩意儿

也是不错的选择



彭刘杨路上绿树成荫

在斑驳的树荫间

坐落着一家堪称

湖北省历史最悠久的邮局

——彭刘杨邮政支局

“武昌邮局”四字招牌十分古朴

这是这所古老邮局的旧称

招牌颜色是中国邮政的代表绿

嵌在纯白的石壁上别样和谐

整座建筑1897年设计建造

距今已有120多年历史

已被武汉市文物部门

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建筑

邮局的邮筒所处的位置比较特别

它们一边一个

嵌在大门两侧的墙壁里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

很有可能会找不到

这里的工作人员傲娇地告诉我们

这是武汉唯一的嵌入式邮筒

虽然高寿,但邮筒该有的

它们一样也不少

邮筒内部的感应器

可以在信件被投入邮箱时

及时感应并记录

感应器还能记录邮箱开箱次数和时间

这种黑科技能帮助工作人员

更好管理邮箱系统

提高工作效率

在武汉大学茶港路

和松园西路的交叉口

一株盛开在透明橱窗内的

人造樱花树格外惹眼

那里就是大名鼎鼎的

武汉大学樱花邮局

武大因樱花颇负盛名

樱花邮局抓住特色

紧扣樱花主题

连招牌都点缀着粉嫩的樱花

门口的邮筒也是如此

一米多高的绿色邮筒上

贴满了浪漫的樱花小贴纸

还绘有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狐狸

那是武大的“神兽”珞珞

长江日报探城记者去探访时

正值教师节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他们仅半天就收了七八十封信件

大部分都是武大在校学生

寄给老师以谢师恩的

而在樱花季和集邮纪念日

平均一天会有300乃至500余封信件

从这里寄往五湖四海

 樱花邮局还有10枚造型各异的精美邮戳

因此,每天工作人员也会收到

来自天南海北的集邮爱好者的“求戳信”

有的爱好者还会附上

一封真诚的手写信

说明求戳要求的同时感谢工作人员  


武汉市古田二路上

坐落着一家特色十足的小学

那就是湖北省首家少年邮局

——武汉市硚口区南垸坊小学

有着40余年办学历史的南垸坊小学

是“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

每个教室门口的

“菁菁信箱”人性化十足

“邮”文化长廊别具一格

在这里,“邮”文化随处可见

与其他邮局最大的

不同之处在于

少年邮局从“局长”到工作人员

都由小学生担任

他们经过邮政部门的培训

掌握了基本的工作技

能现任“局长”陈泓旭

就任第十一任局长时

才11岁,是武汉最年轻“局长”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我们总是忽略了情感的力量

它略显柔软,却又绵长彻骨

而在武汉,有388个邮筒

正一如既往地守候着最真挚的感情

何不拾起笔来

用文字“说”出那些没能说出口的话

我们期待做你的传情大使

等待着你的来信

祝你生活安好,健康顺意!

end

长江日报地铁传媒研究院 出品

文字 © 唐青青

动图/编辑 © 唐青青

通讯员 © 肖芳

图片/美编 © 何东瑞

统筹 © 马梦娅

       【编辑:项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