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界人士畅谈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10月9日,湖北省暨武汉市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座谈会在武汉举行。座谈会现场,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继才,辛亥革命志士后裔代表、省政协委员卢纲,辛亥革命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曹波,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熊召政等分别发言。

辛亥志士的革命史,是爱国主义史,是敢为人先的斗争史

张继才在发言。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发言中,张继才介绍开展湖北辛亥革命史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他认为,湖北辛亥志士筚路蓝缕、脚踏实地、艰苦卓绝的革命史,是一部爱国主义史,是敢为人先的斗争史,必将成为我们建成支点的强劲精神力量。

“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湖北革命思想激荡,革命实践丰富,革命斗争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史料多、遗存多、价值高,有利于我们借古鉴今,不忘初心,开启新征程。”他介绍,武汉有首义遗址18处、纪念设施26处、文物3万件左右。首义文化资源等级较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仅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和辛亥革命博物馆就有馆藏国家一级文物近20件。

他建议,学术界要积极编写普及读本,参与指导各种影视作品、博物馆建设等,推动辛亥革命历史知识的普及,让人民群众了解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完成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荣历史,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信心和力量。

爱国,就要坚定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

卢纲在发言。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110年前的那一枪,射落了千年的皇冠;110年前的那一火,照亮了历史的至暗;110年前的那一炸,炸醒了沉睡的中国;110年前的那一炮,让世界记住了英雄的武汉。湖北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我们的先辈是这个城市的英雄,是国家、民族的英雄儿女、有功之臣。”辛亥革命志士后裔代表卢纲表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辛亥革命精神传承好、发扬好。

“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波诡云谲的两岸关系,我们面临着大量的新挑战、新使命,祖国尚未统一,同志仍需努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卢纲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他表示,要一如既往地发扬爱国、敢为、奉献的辛亥革命精神。爱国,就要坚定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努力奋斗;敢为,就要发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走在历史的潮头,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敢于亮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奉献,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砥砺前行,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把自己的人生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为社会、为国家发挥独特作用,作出更大贡献。”他充满激情地说道。

首义文化已成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民族情感的纽带

曹波在发言。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我曾经问一位外地收藏家,为什么要将辛亥革命文物捐赠给我们?他说,‘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建设辛亥革命博物馆,保护首义文化资源,由此可以感受到湖北省、武汉市对历史文化的重视。我们应该让辛亥革命文物资料回归到历史的原点,让文物有发挥最大价值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辛亥革命,了解首义文化。’”会上,辛亥革命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研究馆员曹波分享了一个感人故事。

她深有感触地说,首义文化不仅是武汉城市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武汉人民的集体记忆,敢为人先的精神已经融入武汉城市精神,成为武汉的城市荣誉和城市骄傲。据武汉市文旅局最新统计,武汉现有辛亥革命不可移动文物43处,众多辛亥旧址遗迹已成为民众旅游观光、了解历史、激励后人的重要场所。

“得之不易,守之宜谨。”首义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已成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民族情感的纽带。曹波表示,将传承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让更多中华儿女从辛亥革命中汲取历史养分,秉承辛亥革命先辈的遗志,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弘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熊召政在发言。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率先垂范,就是敢为天下先。武昌首义证明了这一点,湖北抗疫再次证明了这一点。”熊召政表示,敢为天下先是一种英雄的品质。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要继续弘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10年前,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市武昌区政府在起义门的城墙之侧修建首义碑林。熊召政受委托撰写了《首义碑林赋》。

“今日的武昌、武汉,不要说与110年前比,就是与10年前比,我们也能真正感受到沧海桑田的变化。”熊召政说,110年前武昌首义爆发的地方,如今已变成一处处纪念馆与遗址公园,它们同盘龙城、古琴台、黄鹤楼、武汉关、汉阳兵工厂等一起,沉淀为厚重的历史。今日之武汉,生机勃勃、仪态万方。

“所有伟大的事业,都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面向未来,我们更要弘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熊召政说。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通讯员郑轩)

【编辑:贺方程 丁翾】

(作者:汪甦 史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