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杂思·科学不思想

文/刘洪波

哲学总是认真地把概念悬搁在被琢磨的位置,时间就是一个被凝视的概念。相比于哲学家的认真,科学家对时间简直可以说是态度轻慢。

很多科学家认为,时间只是描述变化的参数。就实情来说,这没什么错,但假如说时间只是一个参数,那么时间也就可有可无。爱因斯坦就认为时间不过是一种幻象。“你可以用其他方法来描述变化,但用时间这个参数也没什么不好”,持这样看法的科学家不少。这已经是一种很客气的对待,表示有时间这个东西也没什么妨碍。

对数学来说,时间不是不重要,而是用不着考虑。现代物理学很大程度上就是数学,研究宇宙学和量子论的物理学家,在时间问题上的开放态度给人深刻印象,问题不是时间是什么,而是时间有没有,或者时间这个概念可能是一个赘物,没有它,宇观世界或微观世界一样可以得到完全的解释。

物理学家对时间的这种“通达”态度,令另一些学科的科学家也无法接受。在热力学、地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那里,因为不可逆过程、变化的方向等时间性因素乃至时间本身,正是这些学科研究对象的基本特质,说时间本质上不存在,对这些学科来说,既无法对应于事实,也相当于这些学科本质上无意义。

哲学家柏格森、海德格尔等干脆认为,科学解决不了时间问题。海德格尔就说,“科学不思想”,因为科学从来就不能思想,科学的优点也在于“不思想”。说科学不是以思虑的方式去觉知那些自明的现象,而是以证明的方式去研究对象,而正是这一点,使科学确保了对对象进行与个人好恶无关、合乎严密推理的揭示。而时间,恰好是推理难以进入的,它不是合适的“研究对象”,而是一个可思虑的悬置物。

在科学上,时间又经常被理解为一种测量行为。哲学家多认为时间测量中,被测量的只是运动过程,而不是时间本身;科学家则认为被测量的就是时间,这其实是因为只有通过测量,时间才能“被抓住”,从而成为研究对象。但即使是这样,我们怎样判断测量是可靠的?物理学家狄拉克就发问,怎样相信摆钟、电子钟和原子钟的同步是可靠的?摆钟依赖于引力,电子钟依赖于电磁力,原子钟依赖于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四种力的统一理论都没有,钟表同步的可靠关联怎么确证。

科学理性,原本有限度。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证明,公理系统的完备性和无矛盾性不可兼有,这是理性的限度。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表明量子坐标和动量不能同时确定,世界的图景变得模糊。玻尔提出物理实在不是独立性存在而是关联性存在,那种认为任何东西总可以通过还原的方式追溯源头的念头受到了质疑。大爆炸理论解释了时间和空间的起源,但“奇点”也就是源点本身,以及爆炸之后最初的一段时间是无从解释的。而且,宇观尺度和微观尺度其实都是“黑体”,是人无法直接着手而只能用猜想、解释和预测、验证去研究的。但你能否说实验可反复验证,就能说理论验证无疑呢?两架相机输出了同样的图片,但不能断定它们有同样的工作机制,胶片记录和数码记录大为相同。

对于时间来说,科学认知不是没有成果,而是限度的存在。在时间测量、时间起源、节律研究等方面,进步一直在显示。但时间的本质是什么,时间是否存在结构、时间是否不可逆和为什么、时间是间断还是连续、时间是线性的还是多维,一些基本问题从来不会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这与科学去把握其对象时所取得的成果很不相同。今天,科学能够让物质和能量相互转换,能够让生命本身重新编码,但对时间还仅仅只能测量也就是造出各种钟表,而不能抓住一段时间延长或缩短一秒。

人不能两次跨进同一条河流,这一巨大的现实,科学不能改变丝毫,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一点自古如此,返老还童之梦的消失,不是出于人类的自愿,而是基于认识到对此无能为力。霍金将时间最终归结为“虚时间”,使大爆炸理论得以更具解释力时,“实时间”的消灭也意味着时间在起源意义上的取消,时间的本质意义在哪里?

“修整一条路需要10个人做,5天做完,用20个人去做,需要几天?”这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问题吗?时间在这里只是一个计算的数字,而不是真正的时间。没有人会问,那条路已经修完了,还要20个人去做什么?科学上(至少物理学上),时间往往就是这样,它不是真正的时间,而只是计算中的一个假设,不能说没用,但它是抽离时间的。而且,也仅仅在计算的意义上,它可以说是有内容的。但如果说这就是时间的真谛,那就相当于说生命也无非是一堆分子和原子。而“这条路已经修完了,还要20个人做什么”,则是一个以生活筹划为目的、以历史为背景的提问,这个提问自然被科学的计算所屏蔽,它却是人的现实生活。

科学的时间理解,有成功也有限度。不说科学上的时间认知还关隘重重,即使我们在科学上弄清了时间的全部秘密,时间与人生怎样结合,或者怎样让人生获得意义,还是一番迥然不同的天地。

刘洪波 湖北仙桃人。长江日报评论员,高级记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